口:“夫人,这我就不知道了,论姿色,筝筝小姐是红花,夏阳姑娘就像绿叶,二少爷的行为我没瞧见啥异常,她爹一大早就来接了,两人就离去了。”
林氏这才点点头,感慨了一句:“千万别招惹一些别有用心的、穷人家的姑娘。”
夏阳外宿这事,赵家只有赵老二、柳娘知道,其他人还真就一点没注意,临水村的人就更别提了。
倒是赵玲,见夏阳闲了不少,经常在家,时不时就跟夏阳示好,旁敲侧击的打探着李金封,显然是真动了心思。
安兴县人口多,李金封的操作让这点事不值众人一提,那天见着的,也都是说李金封这心肠如活佛,这事就像从来没发生似的揭过了。
六天后,赵玲跟着夏阳去了李金封的铺子。
这事说起来还要怪赵老二。
有一天上午,赵玲像往常一样,跑到赵老二家里献殷勤,赵老二不设防的说了一句:“夏阳,你过两天去安兴县,记得提点东西上李少爷铺子感谢一番。”
夏阳当时就瞪了赵老二一眼,赵老二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赵玲听到了,偏偏就还上心了。
不过赵玲喜欢李金封,自觉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而赵老二、夏阳呢,也不希望聊这里面的事。
一时之间,几人都噤若寒蝉。
下午,钱婆子知道了自己女儿心思,也不反对,只私下交代赵玲:“跟着去就去了,看一眼就看一眼,不要做什么出格行为。”
赵玲哪会不依,笑着答应、承诺。
钱婆子、赵玲找到夏阳,赵玲闹着要一起去县里,夏阳的意思是你自己去就好了。
钱婆子解释说赵玲要买些女儿家的东西,年纪到了也该买些了,让姑侄两个人路上做个伴,总是好些的。
夏阳拒绝不过,只能无奈答应,心里也十分邪恶想:不撞南墙不回头是吧,我就看你有什么招数。
夏阳在摊子上买了些青皮梨,带着怎么甩都坚持要跟着自己的赵玲一起去了布铺。赵玲还一路吐槽夏阳小气,说李金封让她赚了那么多钱,就提几个梨子。
夏阳气的不想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