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无上运朝,开局诸天融合 > 第61章 公布孙武任命,处理公务

第61章 公布孙武任命,处理公务

华夏镇。!l^a/o′k.a.n·s/h*u+.`c+o!m_

军营。

赵云、高顺等人看到华夏府发布的任命告示,回想起这几日听说的小道消息,今日终于得到证实之前他们听闻孙武在镇内的消息。

孙武作为兵家至圣,一首是他们这些行伍之人学习的榜样。

特别是胡三、李虎、赵伍三人最为高兴,之前他们便对赵政没有给他们麾下增加兵马不解,后请教诸葛亮等人才明悟赵政为何不给他们统领更多兵马的原因。

只因他们的兵法造诣、统兵才学无法满足统帅更多兵马,而不是赵政不信任他们。

正所谓德不配位,终归害人害己。

故而他们时常找赵云、高顺俩人请教兵法,训练计划,观摩俩人的统兵方法,努力提升自我军事学识。

虽说赵政将孙武的任命通知发布在华夏军网上,但毕竟是公开信息,不一会镇内各部门官员也第一时间了解到兵科新增一营之事。

古往今来,所有人事任命是体制内人们最关心之事,也是议论最多的地方,不管多隐秘皆会有小道消息泄露出来。

各部官员看到孙武的个人信息及后面的职务,心中震惊不己,同时感慨道,“军方又出现一名实权重臣。_优\品~晓·说+蛧? `首,发¢”

而且他们都知道孙武日后的成就,在军方肯定是第一梯队行列。

另一边,躺在摇椅上的赵政心神阅览着各部呈报的公文,该批复便做出批复。

吏科公文基本是关于六科及都察院的官吏考察情况及晋升名录,以及官吏编制规划、招募等需批复文书;

对于官吏的选拔、考核、晋升赵政基本不反对,只要政务阁审核通过他基本过一眼便批复;而且各部门的主要实权官员是由他亲自任命,吏科没有推荐权。

人事权方面,他只将核心职位掌握在手中,基础官吏选拔他不过多干预,也是让各部一把手拥有推荐权,可以提拔有才学之人,才能更好执行一把手的政策、政务。

一个部门的一把手都没有推荐权,手下之人谁会为你买卖,为你出力,听你调令。

户科公文涉及财政、税收、民生、经济、户籍诸多方面,不过税收方面只征收租赁、交易税较为简单,赋税也不重。

基本上财政收支一首不平衡,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毕竟华夏镇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皆需投入大量钱粮、人力、物力、资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顾倾城的对于户科各项事务把控略显乏力,虽说顾倾城作为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但户科不是单纯的拥有管理能力就行,其中还涉及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政策建议等维度。+j-i/n·c?h_e.n^g*h,b·g\c′.\c*o^m!

赵政通过日志可是清清楚楚了解到户科的文书是被诸葛亮打回最多的部门,其中更是附有诸葛亮的建议。

许多户科制定的政策背后基本都有诸葛亮和长孙无忌的手笔,此问题也亟需解决,六科肩负具体政策执行部门,六科一把手人选他得尽快配齐。

诸葛亮身兼两科,

长孙无忌身兼一科,

黄九章本是搞科研出身,其管理能力也跟不上华夏发展速度,这还是工科事务简单,还有鲁班负责协助。

兵科的陈宫还是能维持基本事务,不过其才能偏向军事战术、计策制定,日后还是要回归到合适的位置。

这样看来,赵政心中苦笑不己,六科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

其中他心中对于六科一把手人选有初步想法,就是历史上那些才学、品性、手腕俱佳的人杰,不过永恒世界太大恐难于寻到。

他想打造出华夏最顶级、最豪华的文臣武将阵容,这是他心中的梦想,想一想就觉得激动不己。

他的组织架构是政务阁为虚职部门,负责制定方针、政策、制度;六科负责具体执行属于实职部门,上下制衡。

他不敢赌人性,而且就算是诸葛亮,他可以给权力,但也不能一人独大不利于内部发展,也是对诸葛亮的保护。

历史告诉我们,当臣子的权力、影响力大过统治者时,就算臣子忠心不二没有谋反想法,却拥有了谋反基础,政敌会想方设法干掉此人,他们才能瓜分权力、利益。

故而,赵政的对于诸葛亮的定位就是,让其负责高层建设,把握大体方向,不用事事都负责。

他可不想诸葛亮步入上一世的后尘,同时他也会让诸葛亮的地位一首处在他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