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云台商社的晨雾被算盘声惊醒时,嬴傒正对着玻璃账簿核对数据。`看^书¨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账簿页面用树皮纸压制,边缘嵌着细玻璃条防篡改,上面用玻璃墨水记录着昨日的商道损耗 —— 三车肥皂在函谷关遇雨霉变,损失折玻璃币三千枚。他掀开帘幕,看见张良正与一群商人在庭院里争执,铜质算珠的碰撞声与玻璃器皿的轻响交织在一起。
\"张大人!这保险... 保的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个满脸褶子的丝绸商人攥着钱袋,指节发白,\"去年我在楚地遇盗,官府都不管,商社凭啥赔?\"
张良将一份玻璃契约递给商人,契约表面浮刻着云台商社的鼎纹:\"李掌柜且看,\" 他指向条款末尾的玻璃珠防伪标记,\"天灾人祸皆保,只要缴纳一成保费,\" 想起太学算学博士设计的风险模型,他补充道,\"太学弟子算过,十商遇灾,九商纳费,足以赔付。\"
嬴傒踏下台阶,玻璃靴底在青石板上留下清响。他拾起商人掉落的保单 —— 巴掌大的树皮纸,右上角嵌着半颗青玻璃珠,阳光透过珠子,在 \"海晏保险\" 四字上投下幽蓝光斑。~q·u`s·h.u¨c*h,e`n¨g..^c\o?m`\"李掌柜,\" 他指向商社门前的玻璃展板,上面用朱砂写着近期理赔案例,\"上月王姓茶商在陇西遇雹,已按约获赔,\" 他的声音陡然温和,\"商道如江河,总有风浪,玻璃保险,便是给商船拴条缆绳。\"
商人将信将疑地接过保单,突然指着玻璃账簿惊叫:\"这账... 怎么透亮?\"
\"此乃 ' 天镜账簿 ',\" 嬴傒翻开内页,树皮纸间的玻璃隔层清晰可见每笔账目,\"皂角水调玻璃粉刷页,防水防虫,\" 他想起穿越前见过的古代账房,补充道,\"比竹简省心,比绢帛耐用。\"
此时,旧贵族代表熊渠拄着青铜拐杖闯入,杖尖戳在玻璃展板上发出 \"当啷\" 响:\"嬴傒!你这是与民争利!\" 他的目光扫过满院的玻璃契约,胡须气得乱颤,\"我大周重农抑商,何曾有过 ' 保赔 ' 之说?\"
\"熊公可知,\" 嬴傒示意张良展开一卷羊皮地图,上面用玻璃钉标注着商道风险点,\"大秦商道万里,若因惧灾而不前,\" 他指向地图上的西域诸国,\"何以换汗血马?何以得琉璃玉?\"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玻璃保险,保的不是商利,是国本!\"
熊渠张口结舌,拐杖重重顿地:\"你... 你这是用妖术惑乱人心!\"
\"是否妖术,试了便知。¢6+1^看/书·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_\" 嬴傒从张良手中接过保险印章,玻璃印身刻着 \"海晏共济\" 四字,\"今日起,凡入保者,除保单外,另赠玻璃验币器,\" 他指向商社伙计捧出的木匣,里面躺着巴掌大的玻璃放大镜,\"辨伪币,查契约,皆可用。\"
午后的阳光穿透商社天井,照在正在登记的玻璃保险册上。嬴傒看着一个西域商人用葡萄干兑换保单,突然想起穿越初至时,在咸阳西市见过的物物交换 —— 那时连一枚标准秦半两都难寻,如今却有了成型的保险制度。这种跨越两千年的商业文明对接,让他指尖的玻璃镇纸都仿佛有了温度。
\"公子,\" 李明匆匆从太学赶来,怀中抱着一摞树皮纸,\"算学博士按您说的 ' 概率学 ',算出北匈奴袭商道的赔率是十七比一,\" 他展开其中一张,上面用玻璃墨水画着复杂的曲线图,\"建议对走北道的商人加收三成保费。\"
嬴傒接过图纸,目光落在 \"风险溢价\" 四字上。他想起大学金融课上的保险原理,那时只是书本上的公式,如今却要用来保障万里商道。\"好,\" 他用玻璃笔在图上圈注,\"再设 ' 战争险 ',专保匈奴袭扰,\" 他抬头看见李明困惑的眼神,补充道,\"就像给弩机上双保险。\"
黄昏时分,首笔巨额理赔在商社举行。丝绸商人李掌柜捧着一匣玻璃币,手指颤抖地数着:\"三千枚... 分文不少!\" 他突然跪地叩首,额头撞在商社门前的玻璃门槛上,\"公子!张大人!这下俺敢走西域道了!\"
嬴傒扶起商人,看着他身后排队入保的人群,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想起在现代博物馆见过的古代保险雏形,那时只觉遥远,如今却成了手中可触的现实。这小小的玻璃保险,不仅是商业契约,更是文明的刻度,丈量着大秦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跨越的步伐。
夜风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