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四合院之从极品大厨到商业巨擘 > 第22章 实验成功,震惊专家

第22章 实验成功,震惊专家

深秋的清晨,雾气像未拧干的棉絮般笼罩着四合院。丸??鰰戦 已发布蕞鑫章結秦淮如蹲在公用水池旁,指尖在青萝卜叶间翻动,水珠顺着冻红的指节滚落进粗布围裙。忽听得东厢房“哗啦”一声脆响,竹篮里的萝卜“扑通”掉进水里,她顾不上捞,撩起围裙擦着手就往屋里跑。

推门时带起的风掀开了半幅蓝布窗帘,晨光里,张建国正半跪在满地金黄中,青瓷茶碗的碎片在他膝头闪着微光。八仙桌上堆着小山似的稻穗,穗尖垂落的谷粒滚到砖缝里,竟发出金属般的轻响。

“建国哥,这是……”秦淮如话到嘴边又咽回去,目光落在他掌心的两束稻穗上。普通稻穗不过寸许长,稀稀拉拉缀着三十粒谷子,而他指间那束足有尺余,每颗谷粒都有指节般饱满,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张建国抬头,眼里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秦妹,你看这穗子。”他抖落掌心谷粒,稻杆上竟还粘着湿润的泥土,“昨夜我在空间里试种的晚稻,今早起来就这样了——田里的稻子直接‘长’到现实里来了。”

秦淮如蹲下身,指尖轻轻划过谷粒,触感比寻常稻谷更沉实:“可咱们院的试验田才巴掌大……”话未说完,忽觉裙摆被什么蹭了蹭,低头见一粒滚到脚边的谷子正在慢慢缩小,转眼间只剩普通谷粒大小,泥土气息也淡了许多。精武晓说罔 已发布蕞鑫漳截

张建国注意到她的神情,指尖捏住那粒异变的谷子:“看来空间里的东西出来后会‘缩水’,不过……”他抓起桌上完整的稻穗,谷粒依然饱满,“只要没完全离开空间,物质就能保持原样。秦妹,劳烦你跑趟街道办,就说咱们院的试验田……丰收了。”

日头升到天井中央时,三辆自行车碾着满地梧桐叶停在院门口。为首的张教授抱着牛皮纸袋,厚底眼镜滑到鼻尖,身后跟着拎皮尺的李技术员和夹算盘的王会计。

“小同志,听说你报了亩产万斤?”张教授一进门就盯着满地稻穗,镜片后的目光像手术刀般锋利,“去年河北的卫星田亩产三千斤,那还是密植到秧苗都站不住脚的结果。你这十平米的小院……”

张建国没说话,领着众人往后院走。竹篱笆围成的试验田上盖着油布,边角处露出几缕青绿色。他掀开油布的瞬间,三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三株足有两米高的“稻树”矗立在特制木箱里,秸秆粗如儿臂,每株分出四十八个稻穗,沉甸甸的穗子几乎垂到地面,叶片上还凝着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兰兰雯茓 更新嶵全

李技术员蹲下身,手里的土壤检测仪突然发出蜂鸣,指针疯狂打转:“张教授,腐殖质含量……超过常规土壤三百倍!”他指尖划过木箱边缘,触感不同于普通木板,带着某种温润的质感,像是掺了细沙的黏土。

张教授凑过去,鼻尖几乎碰到稻叶:“株高、分蘖数、穗粒数……这完全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他转身时袖口带倒了木箱边的陶罐,露出底下浅褐色的土壤,细看竟有细小的金色闪光点。

西厢房里,王会计的算盘珠子打得山响。阳光从纸窗缝里漏进来,在他额角的汗珠上镀了层金边。张建国靠在门框上,看着秦淮如默默往土灶里添柴火,锅台上摆着刚蒸好的新米,香气混着暮色漫进来。

“密植换算下来……”王会计的声音发颤,算盘“啪嗒”掉在桌上,“亩产一万二千斤!”

张教授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砖地上刮出刺耳声响:“不可能!除非你往田里浇的是金水——”话未说完,他突然揪住张建国的衣领,却觉掌心一震,整个人踉跄后退三步,后背撞在土墙上。

秦淮如手里的火钳“当啷”落地,张建国却只是淡淡一笑,指了指墙角的《齐民要术》抄本:“北魏时人们不懂轮作休耕,也不知道草木灰里含钾肥。科学不是死规矩,张教授。”他转身望向窗外,暮色中,聋老太太正趴在西厢房窗台上,灰白的头发被风掀起,露出耳后那颗红痣。

张教授盯着他的背影,手不自觉摸向口袋里的信封,牛皮纸上“苏联农业科学院”的烫金字在渐暗的光线里若隐若现。

月光从瓦缝里漏进来,在空间茅亭的石桌上洒下斑驳光影。张建国指尖划过石桌上浮现的全息屏幕,[神农图鉴]的图标正在闪烁,系统提示音像冰水滴在青石上:“宿主引起农业部关注,三个月内需建立百亩示范田。”

院墙外传来脚步声,夹杂着刻意压低的嘀咕:“亩产万斤?除非土里埋了金子……”他嘴角一挑,从空间取出个铁皮盒子,拇指按动侧面的旋钮,齿轮转动声轻得像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