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靖远城头灯火通明。\第*一¨看¢书?网¨ ,更′新_最\全^
萧牧站在星将阁前,目光沉静地凝视着那道系统提示:“是否召唤诸葛亮?(第二轮)”
他没有急于回应,而是在脑海中迅速梳理当前局势。
自从击败匈奴先锋后,靖远军声威大震,百姓拥戴,信仰值飙升至1950点,已足够召唤一位顶级文臣。
而眼下,正是需要谋略之时。
镇北军虽有卫青统兵、韩信布阵、岳飞破敌,但若想稳固根基、图谋长远发展,必须有一位统筹全局的智者。
诸葛亮——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是。”萧牧语气坚定。
【叮!】
【正在召唤诸葛亮(丞相阶)……】
【消耗信仰值:1800】
【剩余信仰值:150】
刹那间,七盏明灯自广场四周燃起,星芒汇聚,天地震动。
一道清冷而威严的声音响彻长空:“亮,愿为殿下再画一局。”
光芒散去,一个身披白袍、手持羽扇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双眸如炬,神采奕奕,虽未言语,却已然气场十足。
萧牧迎上前,拱手行礼:“诸葛先生。”
诸葛亮微微一笑,还礼道:“主公有命,亮必竭尽所能。”
此言一出,全场肃然。¢q\i!u*s-h¢u?b·a′n¢g,.¢c_o¨m`
不仅是萧牧,连韩信、卫青等人也神色凝重。
他们皆知,这是一位能改写战局的存在。
夜风轻拂,星光洒落,一场决定未来走向的军议就此展开。
营帐之内,地图高悬,沙盘列于案上,气氛凝重。
诸葛亮执羽扇立于沙盘前,目光扫过在座诸将,缓缓开口:“靖远虽胜,然不过是开篇小捷。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韩信点头:“不错,匈奴主力未动,吕雄蠢蠢欲动,我等若无长远之策,恐难支撑。”
诸葛亮轻轻摇扇,语气淡然:“匈奴犯边非一日之寒,其前哨屡次扰我边境,实为试探之举。若不尽快收复失地,百姓心生疑虑,民心一失,再难挽回。”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且朝中吕雄绝不会坐视靖远壮大,迟早会动手。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如何出击?”岳飞沉声问道。
诸葛亮目光微闪,随即指向沙盘上的雁回城:“首取雁回。”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雁回城,乃七座边城之一,地处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此城现已被匈奴掌控多年,防御森严,若贸然强攻,恐怕损失惨重。
“为何选雁回?”卫青皱眉。
“因其最弱。”诸葛亮淡淡一笑,“此城守将乃匈奴左翼偏帅阿古拉,此人刚愎自用,麾下士卒多为新征之兵,战力不强。!d,a′k!a~i\t?a~.\c-o?m¨且此城粮道仅有一条,位于山岭之间,易被切断。”
他挥扇轻点沙盘:“亮有三步之计。”
众人屏息聆听。
“第一,断其粮道,使其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第二,制造混乱,煽动内乱,动摇其军心。”
“第三,正面强攻,配合策反里应,一举破城!”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妙!”韩信击节称赞,“以智取胜,以奇制敌,诸葛先生此计堪称天衣无缝!”
卫青亦颔首赞许:“如此布局,既能减少伤亡,又能稳扎稳打,实为良策。”
岳飞则抱拳道:“末将愿率军先行,为主公拿下雁回!”
萧牧望着眼前众将群情激昂,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
“那就依先生之计。”萧牧起身,目光灼灼,“雁回城,将成为我们夺回七城的第一步。”
诸葛亮微微一笑,手中羽扇轻摇:“主公放心,亮定助你星火燎原,步步为营。”
营帐之外,星辰璀璨,靖远城头的灯火愈发明亮。
而在暗处,一场更大风暴,正悄然酝酿……晨曦初露,靖远城头的霜色尚未消散,鹰眼司密探已在诸葛亮亲自监督下展开扩建。
这位卧龙先生虽以谋略闻名天下,却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不仅重编了原有的侦察体系,更将情报网细化至雁回城内外每一处关键节点。
“情报即命脉。”他在鹰眼司大堂上一语定调,“凡敌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