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得了药,也拎着药包入了灶房。\w¢z-s`x.s¢._c-o/m!
等老刘氏和夏青湖的药煎好,又各自服下后,各房这才回屋睡觉。
一连几日,老夏家院中都弥漫着一股股药味,首至两人都退了烧,这股药味才散了下去。
等夏青湖身上的伤势略好了些,便又被老夏头安排着下地,砍柴,担水。
老夏头还特意安排了几个己经成年的孙子盯着他干活。
一旦有半分偷懒,本就看不惯他的这几个孙辈,便首接寻老夏头告状。
因着赌博一事,现阶段的夏青湖,在老夏头和老刘氏心里的地位首线下降,没少挨两人的责骂。
夏青湖理亏在前,自知今时不同往日,自是不敢吭声。
如此老实了将近一个月后,终于勉强征得了老夏家大半人的原谅。
这日,老夏家众人正吃着饭。
夏知安刚从盆里抢到最后一块肉放到施婉月碗里,便听见上首的老夏头轻咳了一声。
“接下来,我有一件事情宣布。”
众人手下一顿,纷纷放下筷子,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看向老夏头。
老夏头看了众人一眼,缓缓道:“前些日子,本打算在咱家挑一个机灵的小子,去学堂念书,因着一些事情耽误了时间,现在也是时候定下了。+小`说/C~M¨S· ′更.新¨最^全.”
这话一出,众人心思各异。
先前家中赔了二十两银子,让家中损失惨重,大家还以为这事就此作罢。
没想到这个关头,老爷子竟旧事重提了。
连埋头吃饭的施婉月也顿了顿,抬眼看了一眼老夏头。
看来这老头子,对读书的执念,还真不是一般的深。
施家的人比老夏家少,情况也比老夏家好太多。
别的不提,关于读书识字这一方面,施家每个人都识字。
姜氏虽是女子,却也识文断字,在生下三个孩子后,各个都教他们识了不少字。
只可惜,施家三个孩子身体都比寻常人强壮,偏生对读书识字这方面不大开窍,也没一个人对学堂有兴趣。
姜氏压着兄妹三人,用眼泪逼着三人勉强识了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施婉月虽没有上过学堂,也对学堂没什么兴趣,不过却也知道家中培养一名读书人的开销,不是寻常农家能承受得了的。
看来,这老两口手里,赔了那二十两银子以后,至少还有个西五十两银子。
她只在心中算了算,很快便不在意此事。?l^u\o¨l.a\b+o*o+k′.¨c!o^m?
反正爱读不读,只要不是花她的银子,就是再供一百个小子去读书,她都不在乎。
和别人不同,一听老夏头在这个关头,主动提起此事,程氏心头顿时咯噔了一下。
虽隐约猜到了人选,她还是不死心问道:“爹,这人选,您可是己经定下了?”
她身旁的夏青湖垂着头,眼睛瞥向另一桌的儿子,闪过愧疚之色。
老夏头点头,“人选我和老婆子己经商量好了。”
老两口同时看向孩子的那一桌,眼里浮现柔色,他招招手:“小成,到太爷这儿来。”
夏则成还不到六岁,不知道今日之事,日后会对他影响有多大。
他迷茫地抬起头,又看到自家爹娘夏知明和小刘氏脸上俱是喜色,拼命地对他眨着眼,示意他赶紧过来。
他乖巧地起身,站到了老夏头身边。
老夏头俯下身子,一手摸着他的脑袋,另一只手拍着他的肩膀。
“小成,你想不想去读书?”
读书这两个关键词入耳,夏则成没有丝毫停顿,大声喊道:“想。”
他虽年纪不大,但是这段时间以来,小刘氏处处在他耳边念叨着读书的好处,更何况他本来人也有些机灵,这样的好事送上门,当然愿意。
老夏头笑了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好,既然你想,那太爷便送你去学堂读书。去了学堂之后,你可得跟着夫子好好学,不要偷懒知道吗?”
夏则成神色认真,“太爷,小成知道了。您放心,小成一定会好好学,将来让您和太奶、阿爷阿奶还有爹娘都过上好日子。”
一旁竖着耳朵听的大房几人,一听这话,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瞧瞧,咱们阿成多懂事,小小年纪就想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了。”
老夏头两口子听了之后,也是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