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第一次见到早老症患者的遗体——那个十五岁的少年,有着孩童的身高和老人的面容,心脏却像颗干瘪的核桃。
「下午三点召开新闻发布会。」他站起身,整理了下褶皱的衬衫,「请法务组准备好现有法律条文的解读,技术部制作可视化的基因编辑原理动画。我们不仅要解释规则,更要让大家明白为什么需要规则。」
发布会前的最后十分钟,陈铭收到icu的最新消息:少年的肝肾功能指标出现好转。这个消息让他攥着发言稿的手心沁出了汗——他既希望孩子能活下来,又害怕这个「成功」会成为更多人铤而走险的理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跨国追缉
张志强在新加坡樟宜机场被捕时,正试图将加密的实验数据硬盘交给一位戴金边眼镜的男人。国际监管机构的特工破门而入时,他正用手术刀划开自己的掌心,想销毁藏在皮下的芯片。
「数据已经上传到暗网。」审讯室里,张志强的手腕被固定在椅子扶手上,伤口还在渗血,「只要我死了,全世界都会知道这种技术的存在。你们堵不住所有想活下去的人。」
陈铭看着单向玻璃后的男人,他的头发在三天内全白了,眼神却像困兽般凶狠。监控屏幕显示,他的心率在提到儿子时会骤升至130次/分,提到实验数据时却稳定在70次/分左右。
「你儿子的最新检查结果出来了。」陈铭将一份报告从观察窗塞进去,「免疫指标异常,但没有出现排异反应。国际早衰症研究中心的专家已经接手治疗,他们说这是个奇迹。」
张志强的喉结剧烈滚动了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陈铭继续说道:「你知道暗网那头是谁吗?是从事生物武器研究的军火商。你以为在救自己的孩子,其实是把所有罕见病患者变成了他们的试验品。」
隔壁的技术室里,林岚正带领团队破解加密硬盘。屏幕上不断闪现的基因序列中,突然跳出段隐藏代码——那是首用碱基对编写的儿歌,atgc四个字母重复排列,拼出《小星星》的旋律。
「找到了!」技术主管突然喊道,「这里有段视频备份。」
画面里,张志强坐在病床边,给沉睡的儿子讲睡前故事。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男孩脸上,能看到他皮肤上细密的皱纹。「等实验成功了,爸爸带你去看真正的星星。」男人的声音哽咽着,「就像你妈妈说的那样,每颗星星都是个不会老去的孩子。」
陈铭关掉视频时,发现张志强正隔着玻璃望着他,眼里的凶狠褪去,只剩下无尽的疲惫。「把硬盘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生物安全部门。」他对林岚说,「另外,申请将张志强的庭审公开,让所有人看到这个选择背后的代价。」
四、防线重构
少年脱离危险的那天,联盟发布了新版科研监管细则。陈铭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工作人员将「创生生物」的招牌拆下,换上「国际基因伦理培训基地」的新牌子。
林岚抱着份文件走进来,页脚的红色印章显示这是刚通过的《紧急医疗实验伦理法案》。「新增了『生命威胁例外条款』,」她指着其中一段,「允许在现有疗法全部失效时,启动基因编辑实验,但必须经过跨国伦理委员会的三重审核。」
桌角的新闻正在播报张志强的庭审现场。被告席上的男人穿着囚服,头发剪得很短,当法官念到「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两年」时,他突然向旁听席鞠躬,那里坐着他逐渐康复的儿子,由医护人员推着轮椅。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实时监控网络。」林岚调出全息投影,世界各地的基因实验室分布像片闪烁的星空,「任何未备案的基因编辑操作,都会触发跨区域警报。」
陈铭注意到投影边缘有个闪烁的绿点,标注着「特殊许可实验室」。那是联盟与全球二十家顶尖医院合作建立的,专门针对罕见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心。「昨天收到三百份合作申请,」林岚的语气带着欣慰,「其中有七十五家来自发展中国家。」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晚霞将云层染成金红色。陈铭想起刚入行时,导师说过的话:「科技就像洪水,堵不如疏。真正的伦理防线,不是阻止进步,而是让进步不伤害任何人。」
他拿起笔,在新修订的监管手册扉页写下:「所有技术的终点,都该是让每个生命获得尊严。」写完抬头时,看到林岚正对着手机微笑,屏幕上是早老症患儿家长群的最新消息——有个母亲发了张孩子在阳光下奔跑的照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