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上前奏道,“武安君再建奇功,理应受到嘉奖。”
众人虽略有嫉妒,却无人提出异议。
赵迟如今地位显赫,爵位封至彻侯,统领全国兵马,已无需更多封赏。
“准奏。”
祖龙爽快应允,“赐黄金万两、绸缎万匹、仆役万人,另赐楚、燕、魏三国公主为妻。”
“陛下圣明!”
尽管百官心中不服,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有人感慨:“赵迟确实令人钦佩,除了秦、齐两国,其余各国公主皆已成为其妻室。
即便那些国家已经覆灭,她们的身份依然尊贵如昔,能娶得一位公主已是祖上积德,而赵迟却迎娶数国公主,足见他深受皇恩眷顾。”
“陛下膝下有数位公主,或许将来为求更大利益,会将武安君择为佳婿。”
满朝文武暗生妒意,各自盘算。
“臣启奏陛下。”
“楚地已稳固。”
“是否可以停止运输粮草辎重?”
“目前送往楚地的粮草,足够大军使用数月。”
王绾出列,恭敬陈奏。
“继续输送。”
祖龙摇头。
“陛下,多年来秦连年征战。
灭韩之际,各地粮仓已消耗过半;灭赵之后,库存粮草也几乎耗尽。
此后每灭一国,军需愈发紧张。
如今伐楚所需粮草,全靠增税勉强维持。
因粮草短缺,民间已有不少人家忍饥挨饿,连年战事几乎耗尽未来五年的国库储备。
若再运粮草,秦帝国恐怕难以支撑。”
王绾无奈陈述。
战争不论何时都代价沉重。
即便秦帝国迅速吞并诸国,百万大军出征,粮草消耗巨大。
安置降卒、整编部队同样需要大量资源。
身为相邦的王绾深知国库财政的困境。
“武安君已领军攻打齐国。”
祖龙语气平稳。
此言一出,群臣脸色骤变。
“大王!”
“请速下旨,阻止武安君!”
“秦帝国实在无法承受更多损失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武安君刚平定楚国,又要进攻齐国,这是竭泽而渔之举,绝不可行。
王绾听后,脸色大变,高声附和:“丞相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