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
“稍后随入章台宫奏报军情。?如?闻′网? *首·发-”
祖龙颔首。
“谢陛下。”
众人领命。
“燕国已破。”
“然全控尚需时日。”
“冯去疾爱卿治国有功,为国效劳多年,今终归国。”
“冯劫,可愿承兄职,理燕地政务?”
祖龙询冯劫。
“臣愿往。”
冯劫未加思索便答。
“善。”
“在兄长治理下,燕地渐安,现政务通咸阳,足见功绩卓着。
待其归朝,必有重赏。”
祖龙笑言。
“陛下英明。”
众臣同声附和。
“罢。”
“卿等还有他事奏报否?”
若无,散朝。
祖龙朗笑。
“臣等无事奏呈。”
文武齐应。
章台宫内,气氛庄肃。
殿门紧闭,辛胜亲率禁卫军守卫,非祖龙令下,莫近宫内。
祖龙接蒙武递来雍城军报,又览王翦、桓漪所送情报,点头赞许。
“三位上将尽忠职守,有汝等镇守,朕心甚安。”
蒙武三人即刻伏拜致谢。
“诸卿以为武安君如何?朕欲封其为上将军,卿等意下如何?”
王翦与桓漪面露迟疑,蒙武则深思。
“武安君之才,统兵之策,今世无双。
得此贤才,乃国之福。
相较之下,吾等实难及。”
王翦随之附和:“武安君统百万大军,所向披靡。
无他,秦岂能在数载间灭六国?”
桓漪亦表赞同:“古往今来,未有人如武安君般战无不胜。
纵是白起将军,亦不可与今日之武安君相较。”
天下皆知武安君威名。
此乃事实,无可争议。
即便他人获此高位,哪怕出身王室,王翦与桓漪亦不会轻易信服。
他们敬重的是凭借军功赢得将士尊崇之人,赵迟正是如此。
赵迟战功卓着,助秦灭国,无人敢轻视。
即便年长者众多,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智与能力远超常人。
“若有一日,朕要求你们全心拥护武安君,你们如何应对?”
祖龙注视着王翦与桓漪,突兀发问。
此话一出,二人稍感惊讶,随即齐声回应:“请陛下安心,武安君领军之时,我等定遵从号令,绝无异议。”
“并非如此。”
祖龙摇头,“朕希望你们为其舍命效忠,可否愿意?”
闻言,王翦与桓漪顿时怔住,满脸疑惑地望着祖龙。
为何要为武安君付出生命?身为上将军,只需遵循军令即可建功立业。
祖龙此言究竟何意?难道真的要他们效忠武安君本人?
唯有蒙武明白其中深意,但他并未表露,只是内心激动不已:“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陛下正在向心腹揭示武安君的真实身份。
日后天下统一,真相大白时,众人定会成为武安君的追随者。”
“自朕为武安君操办完婚事以来,你们可察觉朕对他格外器重,甚至对他的家族厚爱有加?”
“甚至超过自己的子女。”
祖龙嘴角含笑,缓缓道来。
“宫中确有流言。”
王翦附和。
“陛下对武安君的宠爱,天下无双。”
桓漪接话。
“然武安君为秦帝国建立诸多功勋,这一点毋庸置疑。”
王翦与桓漪相继表示赞同。
“诸位上将军也为秦立下不少功劳,但朕何时以这种态度对待一位外臣?”
祖龙再次微笑,反问道。
听着祖龙一句句充满玄机的话语,皆与赵迟相关,王翦与桓漪愈发迷茫困惑。
祖龙究竟想表达什么,连王翦与桓漪也无法理解,因而不知如何回答。
就在此时,祖龙说出惊人之语:“赵迟是朕的儿子。”
此言如晴天霹雳,让王翦与桓漪面露惊恐,内心震撼。
他们难以置信,怀疑是否听错,或是陛下失言。
“陛下,适才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