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孤愤》的每一字,都是他对这昏暗世道的泣血控诉。他深知,这区区数千言,或许唤不醒沉醉的君王,也撼动不了腐朽的朝堂,但这已是他,一个被时代遗弃的“智术之士”、“能法之士”,所能发出的最决绝、也最悲怆的呐喊与坚守!
当《孤愤》的最后一个字落下,韩非猛地掷笔于案!他伏案喘息,双肩因极度的悲愤而微微颤抖,眼中似有水光,却强自忍住。这世道,这君王,何曾给他流泪的资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个念头愈发清晰:他必须去见那个“李斯”,当面问个究竟。此人行事诡谲,与记忆中的同窗大相径庭,却又偏偏顶着李斯之名。
他即刻动身,穿过死寂的新郑夜色,径直走向秦国驿馆。
秦国驿馆内,李斯正批阅文书,手指习惯性地轻敲桌面。亲卫通报:
“韩国宗室韩非求见。”李斯轻敲的手指一顿:
“请他进来。”
韩非一袭素衣,面容虽憔悴,脊梁却依旧挺直。他走进室内,目光如炬,直视李斯:“李斯兄,别来无恙?”
李斯微微一笑,起身相迎:“韩非兄,风采依旧。请坐。”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无言。
“韩国……完了。”韩非率先打破沉默。
李斯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时也,势也。非战之罪。”
韩非目光锐利如刃,语气冰冷而断然:“足下年岁,与昔日李斯大相径庭。我记忆中的李斯,早已逾而立之年,而足下观之,不过弱冠上下。此乃其一,无可辩驳。”
他顿了顿,眼神更添几分穿透力:“其二,人之神髓气韵,非皮相所能尽掩。昔日李斯虽有才,其神其气,与足下如今这般深沉老练、乃至……一丝与此世格格不入的疏离,皆判若两人。”
韩非逼近一步,声音压低,却字字清晰:“足下,根本不是李斯。说,你是何人?为何冒用他的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