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 第199章 仲父之辱

第199章 仲父之辱

这学室是秦国严密文法官吏培养体系之重要一环。官吏子弟入学,需修习三年,研习《秦律》、精通书法,并熟练掌握各类行政文书的撰写。期间,唯有通过严苛的“太史考试”,方能获得“揄史”资格,此乃秦国初级官吏之身份凭证,亦是仕途之始。

赵高谨记兄长嘱托,沉默寡言。学室之中,书法乃是重中之重。秦小篆体势修长,讲究匀称婉转,乃官方通用文字。赵高自幼便有名师教导,加之天资聪颖,一手铁画银钩的小篆,早已炉火纯青。入学不足半年,便因其书法在学子中崭露头角,引来几位学室教习之史的频频侧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此子笔力,已不输于久浸书道的老吏!”一位负责教习的令史捻须赞叹。

与此同时,咸阳宫内。年轻的秦王嬴政虽尚未亲政,却已敏锐地察觉到朝堂之上暗流汹涌。

相邦吕不韦权倾朝野,名为‘仲父’,实则权势已隐隐凌驾王权之上。

更有楚、韩、赵等外戚宗室势力,盘根错节,渗透宫廷与朝堂,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他这位少年君王的生存空间。他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力量,以待来日乾纲独断。

这一日,他召来了心腹之臣,时任郎中令的王绾。王绾其人,沉稳练达,素有才名,深得秦王政信任。

“王卿,”秦王政负手立于窗前,目光深邃,

“寡人欲培养一批心腹。此事关乎肱骨,非短期可察其忠,需悉心栽培,久观其行。然时不我待,亦当及早播下种子。这些人需出身清白,有真才实学,更要对寡人绝对忠诚。学室之中,可有此类璞玉?”

王绾躬身道:“大王圣明。学室乃朝廷储才之地,其中确有不少聪颖之士。臣闻近来学室有一批学子表现优异,或可从中遴选一二。只是此事需隐秘进行,以免打草惊蛇,引来不必要之关注。”

秦王政微微颔首:“此事,便交由你暗中操办。你可借考核之名,筛选出真正可用之人,若能提前通过太史考试,获得揄史资格者,优先录入宫中为史,待寡人观察其心性才干,再做擢升。”

“臣,遵旨!”王绾领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