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合,娓娓道来。他不仅有宏观的架构,更有细致到具体篇目如何编排、核心观点如何提炼的方案。时而引经据典,时而以史为鉴,其知识之渊博,思路之清晰,令在座之人无不叹服。
吕不韦更是频频点头,眼中欣赏之色愈发浓郁。原先他虽有编撰此书之雄心,但具体如何落实,诸多门客也曾献策,却总觉有所欠缺。今日听李斯一席话,只觉豁然开朗,心中那模糊的蓝图瞬间变得清晰无比。李斯不仅补全了他设想中的诸多缺漏,更在结构与深度上远超他的预期。
甘罗听得如痴如醉,时不时点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发现李斯所言,不仅逻辑严密,且极具前瞻性,许多他之前只是隐约感觉到的问题,李斯都给出了清晰的解答和完善的方案。
吕娥蓉更是芳心剧震,她自诩博览群书,亦参与过相府诸多文书的整理,却从未见过如李斯这般,能将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且立意高远之人。不知不觉间,日已西斜。吕不韦一拍大腿,朗声道:
“妙哉!李斯,你这番见解,让本相如拨云见日!《吕氏春秋》有你主持,何愁不成万世经典!”
他转向甘罗,“甘罗,你先前所言极是,你虽年幼,然聪慧过人,便随李斯一同参详,多学多看,将来必成大器!”
甘罗恭敬应道:“谨遵相邦钧命,晚辈定当竭力辅助李斯先生,不敢懈怠。”
李斯则趁热打铁,躬身道:“相邦谬赞。编撰《吕氏春秋》乃旷世盛举,非一人之力可成。斯有一不情之请,望相邦恩准。”
“但讲无妨!”吕不韦心情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