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躺平九王子,开局被迫登基称帝 > 第93章 大夏王朝

第93章 大夏王朝

宣政殿上,姜使三跪九叩,献上国玺兵符,泣请除国号、称臣属。\w.a!n-b?e¨n..,i,n!f¢o^

夏王墨临渊高坐龙椅,朱笔轻点:"准。"

诏书如雪片飞出:

封姜国老祖姜熊为护龙阁三品供奉,赐璇丹境修炼资源;

封姜王为一等姜伯,举族迁入中都;

三百万姜军就地整编,去留自愿。

去者补足军饷,另赐一年恩饷;留者打散重编,入各镇仆从军。

至此,立国两千多载的姜国,在乾坤九年的盛夏正式除名。

从姜王暴毙到国祚终结,不过弹指百日。

风州大地上,曾经三足鼎立的格局轰然崩塌,唯余夏国旌旗猎猎,独照山河。

《夏史·武纪》:"乾坤九年六月丙寅,姜国除。风州三分归一,此乃后夏历千余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当姜国臣服的消息如飓风般席卷风州时,诸国君臣皆脊背发寒。

他们分明嗅到了阴谋的气息。

堂堂姜国,坐拥璇丹境强者,竟不战而降?夏国究竟藏着何等可怕的力量?

人就怕往深处想,因为这一想,那种未知的恐惧就萦绕心头,无法消散。

未及诸国细想,姒国使者已踏着盛夏的蝉鸣跪倒在夏都金阶之上。

姒王献玺称臣,举族北迁莱东。

夏军旌旗南指,百万雄师陈兵边境,南部五国在七月流火中相继臣服。

秋风起时,西部七国国君联袂来朝。

丰、柳、微七国国君俯首称臣的画面,成为这个秋天最震撼的风景。

十月霜降,苍穹军铁骑踏破陨龙山脉。

那个雄踞风州八千多年的第一宗门——陨龙宗,十日间灰飞烟灭。

北境四十一郡闻风而降,降书如雪片般飞往夏都。

当月,青玄山、天药宗、归一门、玄元宗四大宗门老祖联袂出山,在太极殿前长跪请降。~幻_想^姬` ¨罪\辛·漳¨洁,哽^芯~快,

四位璇丹大修入护龙阁为供奉的画面,彻底击碎了风州修士最后的骄傲。

自墨临渊继位至今,不过九载春秋。

这位年轻的夏王以雷霆手段,将风州一千二百郡尽收囊中。

当冬日的初雪覆盖夏都时,风州大地已再无王旗,唯见赤龙徽章在每一座城头猎猎飞扬。

史官以朱砂记下这空前绝后的一笔:"乾坤九年冬,风州归夏。自大风王朝崩殂以来,三万载分裂终告终结。"

朔风卷着细雪掠过太极殿前的青铜龙像,墨临渊执凤倾城之手立于九阶玉台之上。

下方千官朝拜,山呼之声震彻云霄:

"王上万年!王后千秋!"

鎏金御道两侧,政阁紫袍与军阁玄甲分列如林。

更远处,各郡守与旧国新封的伯爵们伏地而拜,玉笏映着晨光,宛如星河铺地。

凤倾城指尖微微发颤,九年前那个还遭遇刺杀的青年,如今竟真将风州山河尽握掌中。

"传旨。"

墨临渊的声音裹挟着龙气传遍宫阙:

"即日起,迁都中都,原夏都为东都,中都改夏都。"

三日后,宗庙。

静山王抚过先王灵位上的尘埃:"景王啊,当年你说要给孩子取名'临渊',我还笑你太过锋芒..."

昭德王抱着酒坛靠在廊柱下:"王兄,咱们这些老骨头,就该留在龙兴之地守着祖宗基业。"

两位宗室王爷相视一笑。

他们如同褪去华服的守墓人,选择与夏国最初的国都相伴余生。

国都迁移,这是避不开的,因为中都才是风州的龙兴之地。

可旧都同样是夏国的龙兴之地,又有五代先王葬在这里。

所以旧都需要人驻守。′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静山王、昭德王两人选择留了下来。

他们两人背负相同的命运,自小便为了复兴夏国而潜藏,如今他们已经看到了,并且已经一统风州。

这对他们而言,已经足够了。

未来夏国将是属于墨临渊的,他这等老王应该隐退了。

在这里,远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