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新少年包青天 > 第5章 北地琴索

第5章 北地琴索

信鸽掠过的天空阴云密布。+w,e′i`q,u?x,s¨._n¢e?t+包拯凝视着那片焦黑琴木上的鱼纹,指尖轻抚过边缘的刻痕:"这刀工...与西市琴坊的标记如出一辙。"

公孙策取来银针,从琴木缝隙中挑出几粒紫色晶体:"改良紫磷,但掺杂了北地特有的雪莲粉。"他忽然抬头,"大人,这琴木来自辽境!"

展昭握紧腰间剑柄:"西夏败退,辽人却送来琴木...莫非..."

"调虎离山。"包拯展开《皇宋堪舆图》,手指沿着北疆防线移动,"河西战事吸引了我们全部注意,真正的杀招或许在..."

他的手指突然停在雁门关位置。公孙策迅速取来《天文志》对照:"大人,紫微垣偏移时,天狼星正对应雁门关方位!"

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边关驿卒风尘仆仆地闯入,从贴身处取出一封火漆密信:"包大人,雁门关急报!"

信纸上寥寥数语:"关外发现辽国铁骑,守军夜闻琴声,次日半数将士神志恍惚。"随信附着一块沾血的布条,上面画着奇怪的音符。

包拯将布条浸入药液,隐形字迹渐渐浮现:"七日后,子时,雁门听雪。"

"听雪..."公孙策翻检《乐律考》,"是辽国宫廷秘传的《听雪吟》,传说能引动天地寒气..."

展昭剑眉紧蹙:"他们要借寒冬天气,用音律引发雪崩?"

包拯沉思片刻,突然问道:"近日可有辽国使臣入京?"

"三日前,辽国乐师耶律宏达抵京,说是来献《两国和乐》。~白!马·书.院¢ +醉\新/蟑-踕/耕*新\哙¨"展昭回忆道,"此人现居礼宾院,据说随身带着一把祖传的十三弦琴。"

夜色中的礼宾院静谧非常。公孙策的银针轻巧拨开门闩,三人悄无声息地潜入西厢房。房内陈设简单,唯有一把鎏金十三弦琴摆在案上,琴身刻满契丹文字。

"不对。"包拯低声道,"这不是辽国宫廷制式..."

公孙策的银针突然在琴轸处一顿:"里面有东西!"他小心旋开琴轸,一粒冰晶般的珠子滚落掌心,遇体温立刻化为紫色液体。

"北地雪魄!"公孙策声音发紧,"此物遇热则化,能令方圆十里飞雪连天。"

展昭从琴身暗格中找出一卷羊皮,上面绘制着雁门关地形图,七个红点标注在关隘薄弱处。包拯指尖轻抚那些红点:"每个点都对应《听雪吟》的一个音符..."

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展昭身形如电破窗而出,只见一道灰影正掠过屋脊。湛卢剑划破夜空,灰影回身甩出三枚银针,针尾系着晶莹的冰蚕丝。

"小心暗器!"公孙策撒出药粉,银针在粉末中显形,竟在空中划出三道冰晶轨迹。包拯侧身避过,银针钉入廊柱,瞬间结出一层白霜。

展昭追出三里,最终在汴河畔失去对方踪迹。河岸积雪上只余几个浅浅的脚印,最奇怪的是,每个脚印中心都有个小小的圆形凹陷。^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

"马蹄铁!"展昭恍然大悟,"是伪装成步行的骑兵..."

回到开封府,包拯将收集的线索一一排列。公孙策忽然发现异常:"大人,耶律宏达的琴轸数目不对。辽国十三弦琴该有十三个琴轸,但这把只有十二个..."

包拯目光一凛:"缺的那个,恐怕已经到了雁门关!"

次日清晨,一队轻骑疾驰出京。包拯三人在队伍最前,身后跟着精选的二十名皇城司精锐。马鞍旁挂着特制的皮囊,里面装着公孙策连夜配制的破音散。

五日后,雁门关已遥遥在望。关城上旌旗猎猎,守将郭震亲自出迎:"包大人,关外三十里发现辽军踪迹,昨夜琴声愈甚..."

包拯登上城楼,只见关外雪原上隐约有黑影移动。公孙策取出听诊器般的铜管贴地聆听:"地下有规律震动...是马蹄包裹了棉布!"

夜幕降临,包拯在关城最高处摆下星盘。子时将至,北风突然停息,天地间陷入诡异的宁静。接着,一缕琴音从雪原飘来,初如蚊蚋,渐似雷鸣。

"开始了!"公孙策急撒药粉,粉尘在空中组成音波纹路,"是《听雪吟》的起手式!"

包拯迅速取出玉玺按在星盘中央。鎏金蟠螭纹路亮起微光,但与琴音相抗显得力不从心。展昭眺望雪原:"必须找到操琴之人!"

突然,关外七处雪地同时炸开,七把焦尾琴破雪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