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爷奶偏心?我爹觉醒后拒绝扶贫!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帮工

第一百三十三章 帮工

在这古代也没有温度计,俩人只能慢慢摸索,多尝试熏制几次后,父女俩己经能很好的掌握火候了。?咸·鱼·看-书¨ .更^新^最,快`

不过,试验后的残次品就只能留着自家吃或者送人了。

除了白老太和阿满以外,全家可以说是日夜赶工。终于在约定交货日期的前两天将五百斤的腊鱼全部熏制完毕。

一千斤油光发亮散发着诱人烟熏香气的腊鱼,被仔细地用防潮油纸包好后,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了结实的竹筐里。

看着这凝聚了全家人心血的成果,大家是既激动又忐忑,林阿银却充满了信心。

骡车装载着沉甸甸的竹筐,带着一家人的期望往县城驶去。

送走了永盛镖局满载熏鱼的骡车,林有粮却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家。

这第一批腊鱼算是完美交货,可他心里头那根弦却是一点也没松,反而拉得更紧了!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得把那专门熏腊鱼的熏房赶紧给搭起来!

光靠后院那临时搭起来的棚子,小打小闹可以。万一真有大量订单,靠那窝棚可撑不了几天。

林有粮回到家,把骡子拴好后,看了一眼正带着李婶子和张寡妇正埋头和一堆鱼死磕的虞氏,又看了眼一手拿着个小本子,一手正在笨拙地学着打算盘的林阿银。^1,7?n′o·v~e?l+.\c^o/m,

林有粮没再打扰她们,进灶房拎了两样东西就出了门。

他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赵二牛家。

赵二牛家在大湾村靠河尾的坡地上,离林家不算近。

穿过一片片水田后再往河边走一段路,就能看到一块坡地上连着的几间低矮的土坯房。

土坯房修建的时间太久,连墙上的黄泥都开始脱落了,露出里面的草梗。

再走近后,就看到院子里的篱笆是用树枝胡乱扎起来的,扎的歪歪斜斜。院子里有两只瘦巴巴的鸡正在一块单独辟出来的菜地里啄食。

林有粮推开篱笆门,对里面大喊了一声:“二牛在家吗?”

“哎,在呢!”

赵二牛闻声从旁边一间低矮的灶房里钻了出来,手上还沾着不少的锅炉灰。

赵二牛看清来的人是林有粮后,脸上带着点意外和忐忑:“林二哥,您咋来了?快,快屋里坐!”

赵二牛连忙将沾了锅灰的手往裤子上蹭了蹭,带着林有粮往屋里走。

林有粮跟着赵二牛走进昏暗的堂屋。¨|.微°?趣μ[小$]2说? -?已]发¢?布?°最¤e?新`+~章{!节,*`屋里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掉了不少漆皮的桌子和几条长凳。

角落还里堆着简单的农具和一些杂物。空气里有股淡淡的草药味和潮湿的霉味混合在一起,不太好闻。

住在河边就是这样,家里总是潮乎乎的。

“娘,林二哥来了!”赵二牛朝里屋喊了一声。

“婶子,我来看您来了!”林有粮也大声说了一句,边将带来半袋子高粱米和一罐子腌咸菜一并放到桌上。

“哎,是林桂花家的老二啊!”一个虚弱的声音从里屋传来,似乎是在摸索着要下床。

林桂花是林婆子的闺名,林婆子从还不记事的年纪就被爹娘给卖到林家当了童养媳,从此就随夫姓了。

赵二牛赶紧进去搀扶,不一会儿,就扶着他娘出来了。

赵二牛的老娘本家姓刘,村里人都叫她一声刘大娘。

刘大娘的男人没的早,她一个寡妇辛辛苦苦地拉扯着两个儿子长大,受了不少苦。

更别说赵大虎赵二牛两小子自小饭量就比常人大不少,吃的也多,更是费不少的粮食。

刘大娘一个女人家,实在无法,只能一年卖一块田地养活两个儿子,田地卖完了,两个儿子也长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赵大虎赵二牛两兄弟虽然勤快,也肯卖力气去寻活干,赵家却依旧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贫困户!

家里没地可种,就连一粒米都要找村里人买。

刘大娘实际上才不到五十岁,可看着却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头发花白,佝偻着背,整个人瘦得厉害,眼睛也不太好,看不清东西。

“婶子,您慢点。”

“林家二侄子,快坐,快坐。”

刘大娘摸索着凳子坐下,枯瘦的手在桌子上拍了拍:“二牛,快给你林二哥倒碗水。”

“婶子,我不渴。我就是来看看您和二牛的。”林有粮赶紧拦住要去灶房的赵二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