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顶流影后竟被小糊咖拿捏了 > 第174章 拍摄过程遇操作难题

第174章 拍摄过程遇操作难题

展馆外的阳光依旧明亮,而工作室里,显微镜的灯光却已经亮了整整三天。,叁~叶\屋+ ~唔+错*内,容′

云倾月坐在操作台前,指尖轻轻拨动着显微镜上的旋钮。屏幕上的图像微微颤动了一下,但依旧是模糊的轮廓。她皱起眉头,调整焦距的动作比之前更加谨慎,可无论怎么调,画面始终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清晰度。

“还是不行。”她低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

时砚站在她身后,目光紧盯着屏幕,伸手接过鼠标,“让我试试。”

他熟练地打开参数设置界面,逐项检查光源强度、镜头倍率和对焦模式。几秒后,他轻声开口:“问题出在物镜倍率上,我们现在用的是四十倍镜,但样本太薄,焦点太浅,稍微偏移就会失焦。”

云倾月闻言,抬眼看向他,“你确定?”

“嗯。”他点头,“我们得换十倍镜重新扫描一遍,先找到整体结构,再逐步放大。”

她没有反驳,只是默默起身,将主控位置让给他。两人之间的默契早已不需要多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实验室里安静极了,只有显微镜风扇轻微的嗡鸣。他们开始更换物镜,小心翼翼地调整载玻片的位置,生怕一不小心就破坏了样本结构。′p,a¨o¨p^a?o¨z*w~w_.-c/o,m+

几分钟后,画面终于稳定下来,呈现出一片清晰的植物细胞结构。虽然细节还不够丰富,但至少不再是模糊一团。

“看来方向是对的。”时砚松了口气,嘴角露出一点笑意。

云倾月却没有放松,她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些排列整齐的细胞壁上,语气冷静:“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拍下足够高质量的图像,用于展览。”

这句话像是一盆冷水,浇灭了刚燃起的一点希望。

他们继续尝试,一次次调整参数,记录数据,拍摄失败的照片堆积在电脑文件夹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台上堆满了废弃的载玻片和染色剂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化学试剂味道。

到了晚上,两人的状态都明显下降。时砚的手指已经开始有些发抖,云倾月的额头渗出细汗,但她依然坚持盯着屏幕。

“再来一次。”她说。

“你该休息了。”时砚伸手按住她的手腕,声音柔和,“你的手都在抖。”

她愣了一下,低头看自己的手,果然发现指尖微微颤抖。/鸿\特~小\说^王′ ~首,发_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没有进食。

“我没事。”她试图抽回手,却被他握得更紧。

“别逞强。”他看着她的眼睛,“我们不是第一次遇到瓶颈,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只有保持状态,才能突破它。”

她沉默了几秒,最终轻轻点头。

他们简单吃了点东西,喝了杯热咖啡,又重新回到实验台前。

这一次,他们决定采用分层拍摄法,先用低倍镜扫描整体结构,再逐步切换高倍镜捕捉细节。为了减少震动带来的干扰,他们在显微镜底部垫上了减震垫,并使用远程操控设备进行拍摄。

第一张照片出来了。

“有点模糊。”时砚皱眉。

“再试。”云倾月立刻说。

第二张、第三张……一直到第十张,终于出现了一张勉强能接受的画面。

“这还远远不够。”她盯着屏幕,语气坚定,“我们要的是震撼人心的作品,不是勉强合格的样本照。”

“我知道。”时砚深吸一口气,“但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几乎没合过眼。白天处理样本、调试设备,晚上分析数据、优化拍摄流程。每一次失败都让他们更清楚问题所在,也更接近解决方案。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找到了稳定拍摄的方法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图像边缘有畸变。”云倾月指着屏幕一角,“像是镜头变形造成的。”

时砚凑近查看,眉头紧锁,“可能是镜头老化导致光学畸变增加,我们用的这台显微镜本来就是教学设备,精度有限。”

“那怎么办?”她问。

“要么换更高精度的镜头,要么后期校正。”他思索片刻,“但后者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不一定能达到理想效果。”

她沉思了一会儿,忽然站起身,“楚寒那边有没有联系科研机构?”

“上周已经谈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