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还说着贾张氏买粮的事呢,你也加入聊聊吧,我这儿有板凳。+咸*鱼?看.书/ -唔?错′内`容,”
陈大嫂之前说得有条有理,见人来了立刻换了一副和善表情。
“好啊!”
李国庆身体不错,不急这一会儿,坐下后其他人反而站着。
这有助于保持体型。
二大妈直接开口:“贾张氏,家里没粮,这个月难道真不过日子了?”
贾张氏不再提鞋的事,苦笑着说:“肯定得过啊,只是买不到。
还好老易答应帮忙去车间问问,让工友们匀些粮出来。”
下个月她得早起排队买粮了,问李国庆要不要一起去,他知道砍价。
谁知王大婶接话:“下个月我帮李国庆买粮,他早上起不来,让他多睡会,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胡说八道,凭什么李国庆一来,你们就不议论别人了。”
贾东旭在旁边小声嘀咕,声音压得很低。
他自认为是个正人君子,不屑与小人为伍。
李国庆正好看到贾东旭的动作,觉得他和贾张氏一样,总是碎嘴,没什么好话,得提醒一下。
“东旭!”
“哦,你继续聊,我去看看碧华的衣服缝好了没有……”
贾东旭想避开,不想成为第二个被李国庆针对的人。
"你也来聊会吧,让你娘挪个位置。
不是我说你,你就太不合群了。
不然家里缺粮,哪用得着大爷操心,你自己也能找工友分粮。
我们车间这么多工友,每人一口,都能把你喂饱了。"
李国庆招手示意贾张氏让位,他这是帮老贾管教儿子。
"东旭,过来听听,你也学学国庆,看看人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贾张氏已无力再说苦日子的事,只怕这一天遥遥无期。
贾东旭无奈,只好过去,规规矩矩坐下,被大妈们围住,手不知该放哪,眼角余光见傻柱转身跑了。
"东旭!"
李国庆坐在凳子上,左边是陈大嫂,右边是贾张氏,基层工作就是琢磨怎么融入大妈圈,能做到的就是好干部。
就像现在,他和大妈们站一边,贾东旭孤零零坐着,像只小鸡,还能反抗什么?
"听着呢。/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
贾东旭最后把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
"东旭,不是我说你,领着伙食费,天天能在食堂吃白面,怎么就不管家里了?
别忘了这岗位是你贾叔留下的,他对你娘多好啊,你怎么不学学呢。"
李国庆一开始就占据道德高地,今天非要好好教育贾东旭,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啰嗦。
话音刚落,贾张氏就附和道:"东旭,李大哥说得对极了,娶了媳妇也不能忘了娘,我今天都吃红薯了。"
“妈,我不是没赚钱,碧华给钱让我买粮食了,是您自己没买着呀。”
贾东旭低着头,不敢顶嘴。
要是只面对几个大妈,他或许还能强硬些,但李国庆在场,他就有点心虚了。
“你还敢狡辩!”
李国庆语气严厉地说:“东旭,你师傅,也就是我大爷,平时怎么教导你的?
要尊敬长辈,体谅老人,做子女的若有过错,绝没有老人不对的道理。
你母亲养育你这么大不容易,你要懂事,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后悔。”
“说得太对了,东旭,刚才李国庆的话你得记在心里。”
不知何时,易中海站在了陈大嫂身后,李国庆的话让他深有感触。
“大爷,我……”
贾东旭感到委屈,母亲买不到粮食怎么能怪他呢?整个院子就他们家没买到,还不是因为母亲睡过头了,这种情况和李国庆家没什么区别。
“东旭,好好听着!”
贾张氏情绪激动起来,她明明没错,都靠红薯充饥一天了。
“东旭,你得尊敬老人。”
易中海趁机继续劝导,“兄弟间也该如此。”
“是是!”
贾东旭不敢再反驳,乖乖坐着听训。
李国庆没有再纠缠,急着去方便,便将事情交给易中海处理,先行离开。
到了连廊,回头一看,易中海还在滔滔不绝地讲道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