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她就想给女儿陪嫁个铺子了,为的就是以后嫁人不用操心银钱,除了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这木匠啥的,还不是要为生计操心?
若是他们家现在的条件还只能找这样的夫家,那还寻什么夫家?不如找个看得顺眼的入赘过来。.5?d/s,c*w¢.?c?o′m?
以前她是不敢这么想的,毕竟入赘的男人有几个能对女人一辈子好的?
但是现在她敢想了。
侄儿是举人,侄媳是县主,将来他们真要有个三长两短,有他们在也定会护住女儿。
与其让她嫁出去看别人脸色,不如找个上门女婿让女儿享受在家做姑娘的日子。
只要能生个一儿半女的,到时候女婿好就留着,不好就分了也成。
苏荷没想到这一波的说媒会让她娘的想法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要是知道也会给那些奶奶、婶子们说一句感谢。
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什么,后来两天来说媒的人介绍的后生质量明显高了很多,但是李氏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觉得自己想的更好。
当然,那都是后话。
李氏扫视一圈众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多谢各位的好意,只是我家小荷年纪还小,我们也不着急。-s?o,e¨o\.!i\n!f.o,这婚姻大事,还得好好斟酌。”
王婶一听,急忙说道:“李妹妹,这可不能拖,小荷虚岁都过了十岁了,虽说成亲是还早,但也是要想看人家的了!这好人家的后生就那么多,要是错过了好的,可就可惜了!”
“就是就是,” 赵家嫂子附和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们做父母的可得上心,要不把小荷的八字跟我说一下,我回去让人合计合计。”
……
这些人,李氏是真的要气笑了,“既然如此,那我就明说了,我家小荷定亲也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
李氏笑了笑,目光坚定地说:“我家就一个女儿,自然是想要找个上门女婿,还得要是能读书识字的。一来能延续香火,二来也能给她找个可靠的归宿。”
众人一听入赘,顿时议论纷纷。
有的觉得入赘丢人,有的则开始盘算自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其实她们也知道苏大中了举人小荷的身价就不一样了,议亲的对象不能太差。
但人都有点侥幸心理,成亲都是要看父母的,苏荷的父母生不出儿子就是硬伤,万一跟李氏一样一辈子就只有一个丫头片子怎么办?
毕竟谁家娶媳妇不是想要生儿子延续香火?
更何况苏荷现在看起来就跟个大小姐一样,肯定不是那种能持家干活的,嫁人也会被婆家嫌弃。\m?y/r\e`a-d\c-l,o^u/d/._c¢o~m?
有这些缺点在,李氏就该要把条件放低点,所以大伙想的是——万一成了呢?
至于招婿,在场的人心里都是反对的,毕竟嫁出去苏荷也就能带走一份嫁妆,以后苏大的家产都得归族里所有,若是招婿那苏大的家产就跟族里无关了,她们这些人肯定还是要反对的。
虽然有些话说得含蓄,但是李氏听懂了,苏荷也听懂了。
原本还只有彭氏和苏三,现在没想到自己没儿子全族都在惦记他们家的家产,李氏有种说不出的愤怒与悲凉。
明明是大好的日子,却发现这么多人都在惦记自己的家业,还那么的理首气壮,李氏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龙熙律例里面可说得很清楚了,家中若无儿子、孙子继承家业,所有家业当归女儿所有,所以这事就不劳各位操心了。”
众人很意外,她们这么多年听到的只有族规,可从没听过还有这样的律法?
这不是把好好的家业送给外姓人吗?这律法怎么这么傻?
“律法可是朝廷颁布的,你们这是要与朝廷对抗吗?!”李氏说得咬牙切齿,她和男人都还活着了,这些人居然就己经帮他们家盘算家产了。
她以前不知道律法有这一条,也很是担心,但现在她知道了,自然是要好好护着女儿的。
“但是族规……不是这么说的。”
“对啊,律法还管族规吗?”
“不只是我们苏氏的族规是这样的,他们姓陈的族规不也是这样的?活了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丫头片子也能够继承家业?要是这样的话生儿子和生女儿有什么区别?”
“没错,谁家……”
苏荷歪着脑袋看着这些刚刚还把她夸天上的说媒人,来了一句:“所以你们谁看过《苏氏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