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穿越后:天天给爹打鸡血 > 第136章 安抚难民2

第136章 安抚难民2

连敬称都用上了,他当爹的还能退缩吗?

必须要在女儿面前起来啊。·2.8-看′书?网` ·更,新¢最~全^

只是这怎么立起来?苏大心中一阵无奈,暗自嘀咕:我不过是个区区秀才啊,县太爷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呢?

“爹,你也别妄自菲薄。在我们翠岭县,最高的学历就是秀才了,你可是除了县太爷之外,功名最高的人了。你要是都觉得自己不行,那别人又怎么能行?”

苏荷很有激情地鼓励道,那语气,那调调,她爹就天下最厉害的人了。

就这样,苏大被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份差事。

心里既紧张害怕,又隐隐有些兴奋。

很快,城门口的告示栏上张贴出了两张醒目的大表格。其中一栏详细记录了县城里捐粮、捐钱的名单以及相应的数目,另一栏则是空白的,但明确写明是用于登记每日的花销,并且承诺日后所有账目都会公开透明,接受众人的监督。

除此之外,还有两张告示。

一张是征集本地的志愿者,虽然没有报酬,权当是做善事帮忙,但官府会给一个盖了官印的表扬信,会管一顿饭,有意愿的人可以到指定地点报名,读书人优先。?求,书.帮. !免\费?阅·读^

另一张告示则是面向难民,写明难民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到指定地点报名,工匠优先。

对于那些捐献者而言,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谁都希望自己做善事的善举能被众人知晓,也都希望自己捐献的善款能真正用在难民身上,从而缓解城门口的紧张局势。

而对于难民们来说,这无疑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其他人都愿意通过干活来挣取饭钱,尤其是那些在逃难之前就没有土地的人,甚至觉得留下来开荒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出路。

有活干那就是有出路,不过一会儿功夫,报名的地方就己经排起了长龙。

很快,官府又出了一张新的告示,普通百姓可以用粮食来免徭役。

依照律法,普通百姓都得按人丁数目来服徭役,若是不想服徭役往年也可以用钱来解决。

只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手里有粮食,换成钱就要折损一部分,今年用粮食来免徭役,就能免去中间商赚差价。

虽然听说县城的粮价涨了,但是跟乡下的庄稼汉没多大的关系,进城就要5个铜板,卖给粮商的价钱跟他们卖出去的价钱又不是一个价,普通人根本就占不到这个便宜。^$看?+-书3君¤ $§^首-#$发×_!

但是把粮食拿出去抵徭役,不少人还是担忧。

“当家的,你真的想用粮食来抵徭役?万一我们家自己的粮食不够吃了怎么办?”王氏哪里想到日子刚过得好了就出这样的事情,很不放心。

官府要粮食不就是粮食不够吃吗?真把粮食拿出去,万一他们家粮食不够吃了怎么办?

苏二并不担心,“过不了多久地里的粮食就能收割了,我天天在田里看着呢,今年的收成差不多是去年这时候的两倍,怎么会不够吃?”

王氏也时不时要下地干活的,自然也是知道田里庄稼的产量的,只是没收到自己家粮仓里,就觉得不安心。

“这也是多亏了大哥那边庄子上弄出来的化肥,虽然说因为土匪的事情被打断了一阵子,但是靠着卖化肥今年我们家也得23吊钱,如今有钱有粮,大哥需要支持,我们做兄弟的自然是要带头的。”

王氏觉得确实是这么个理,分家后,他们全家靠着大哥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会儿大哥管事了,虽然不是个官,但也是个事,他们这些兄弟自然是要帮衬一下的。

“这不是帮衬大哥。”苏二跟着儿子一起给大哥家卖化肥人也活络了不少,看事情也不再跟以前一样死板,“这是大哥帮衬我们。”

“帮衬我们?”王氏不解。

“我们拿出粮食是可以抵徭役的,又不是让大哥占了便宜,况且大哥是秀才,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这会儿人力便宜,大哥让我们把水车制好,把水渠挖好,只是给点粮食和少量的工钱就能把几十年的大事给办了,这是让我们占便宜。”

王氏想想也是的,那水车虽然不是万能的,但真能省下不少力气,就是竹子做的用不了很久,若是能做个长久的,自然是最好的。

村子里请人其实也没多贵,但大家地里都有活,时不时的就要去干自己地里的活,每天只能用些零星的时间来干活,真要把水渠挖出来,还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才能办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