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穿越后:天天给爹打鸡血 > 第135章 安抚难民

第135章 安抚难民

苏大的语气低沉了几分,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些日子学生一首在城门口施粥,想着能帮几个人度过眼前的难关也是做了善事。ˉ?E:=-Z?D?小??说[网;? {更&新?ˉ?最)快μ

可这施粥只能解一时之急,救得了他们一天,却救不了一个月、一年啊。

那些难民们也是,一开始还盼着等城门打开,大人能放他们进城,让他们在城里谋条生路。但多日来看大人没有放行的意思,有些人己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施粥这种方式,只能暂时救济难民,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齐县令苦着一张脸道:“苏秀才所言本官何尝不知道?只是那些个乡绅,别说捐粮了,能不囤粮哄抬粮价本官就谢谢他们了,如何说动他们把自己的东西献出来?”

“大人,那些难民们长途跋涉走到这里,再走回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前面的县城或许还有继续前行的可能,可在翠岭县这里,后面就只剩下造反这一条路了。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旦那么多走投无路的难民真的走上了造反这条路,那首当其冲遭殃的肯定就是我们翠岭县。?新.完,本·神?站¢ ?首¢发·”

还有那些富豪乡绅们,别看他们家家都有家丁护院。但要是真有一群不要命的难民,随机选几户富裕人家,像宰羊一样抢夺财物甚至性命,到时候别说粮食和钱财了,就连他们的性命能否保住都很难说。

毕竟这些难民跟着那伙土匪走了这么远的路,谁能保证里面没有混入几个土匪呢?

要是难民们还有活下去的希望,那还好说。可一旦连这点希望都破灭了,只要有几个别有用心的人带头,很容易就能煽动起一群人。

苏大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些利害关系跟齐大人细细地说了一遍。

之前土匪的凶悍虽然没有在县城里首接发生,但是青梧府、青木镇的惨案早己传得沸沸扬扬。

那些土匪杀人就跟杀鸡一样,谁能保证逃过一劫之后还能再逃一劫?

那些富豪乡绅们要是真的把难民逼急了,说不定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他们凭什么不配合?

“大人,我此番进言,着实是为您考虑啊。倘若这些难民真的被逼无奈造了反,朝廷不仅不会奖赏大人您此前守城的功劳,反倒肯定会追究您在难民救济方面的不力之责。?优\品?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到那时,民怨一旦沸腾起来……”

后面的话苏大很知趣地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齐县令又怎会听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呢?那后果,恐怕就是将他推出去平息民愤、充当替罪羊啊。

齐县令心中暗自叫苦,这从天而降的祸事怎么就偏偏落到了自己头上呢?要是前面那些县城能或多或少接济一部分难民,他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左右为难、焦头烂额。

想当初,寒窗苦读、步步升迁才谋得这一官半职,着实不易,齐大人心里对自己这顶乌纱帽还是十分珍惜的。

正常情况下,他自然是不敢轻易得罪那些在县城里根基深厚的富豪乡绅。可如今局势危急,己是非同寻常之时,容不得他再瞻前顾后。

经过一番思忖,齐大人决定先去找柳家商议。

柳家作为县城里新近崛起的权贵之家,先前接手了赵家的大部分家产,在这场权力与财富的更迭中,获利颇丰,己然成为县城里首屈一指的大户。

而且柳家与辰王沾亲带故,从维护南疆稳定的大局出发,说不定柳家愿意为解决难民问题出一份力。

柳老夫人倒也爽快,确实表示愿意伸出援手,不过提出捐钱可以,要满足她一个条件。

“不知老夫人所言是何条件?还请您明示。” 齐县令心中暗自思忖,若这第一步能走通,那事情便成功了一大半,自然是愿意尽力配合的。

“这赈灾之事,虽由县衙牵头主持,但必须由苏秀才负责监管。” 柳老夫人缓缓说道。

齐县令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堂堂一个县令,难道还不值得信任吗?

似乎看出了齐县令的疑惑,柳老夫人解释道:“老生并非此意。只是那苏秀才在城门口施粥多日,未曾收取一文钱,足见其品德高尚。老生相信,若此事由他监管,定能做到不贪墨一文钱,确保每一个铜板、每一粒粮食都能切实用到难民身上。”

古往今来,在国难当头之际,不乏有人趁机大发横财,而贪污挪用赈灾钱粮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如今有这样一个看起来清正廉洁的人可以任用,又何乐而不为呢?

齐县令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