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改名了这科举是不是就真的会有变化,族长还是问道:“那明年县试下场吗?”
苏大点头:“下场,我与启铭都会下场。”
“那就好。”
族长也不是多看好苏大和苏启铭,而是族里明明有免费的族学启蒙,但别说秀才了,就是童生都没出一个。
虽然让盛都那边对他也没考核,但身为族长,肯定是希望城里有出息的人越多越好,至少得有一个能撑起门面。
以前最有希望的就是苏大,这么多年了,最有希望的还是只有这么一个人,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几个儿子一个个别说考秀才了,就那文章他都看不入眼。
至于苏启强,从小就被送到镇上的书院,听说是个好的,但是这会儿苏三的话能信几分,他也不确定。
再也就只有苏启铭了,他是在县城书院读书的,今年还退了学,也是说不准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祖宗只保佑盛都的苏家,代代人才辈出,多少也给他们这边降点福泽才好。
席面己经吃完了,吃席的人陆陆续续都回去了,也有好热闹在这里等回信的坐在一起唠嗑,王氏指挥家里的孩子们收拾桌椅板凳,洗碗清扫啥的。
孟氏和孙氏也在一旁帮忙。
苏荷跟苏薇一起把洗好的碗筷送回去。
这里办席面,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甚至菜刀菜板都会相互借用,不然不够使。
各家的碗一般在碗底会有自家的印迹,不难分辨。
两个小姑娘一家家的去还碗,这边王氏、孟氏和孙氏则聊了起家常来。
“二嫂,小薇现在跟大嫂学绣活学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