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层很厚,想要凿开,不是一人之力能办到的。^x~k¢a~n?s*h?u¨w¢u/.·c^o`m^
往常村子里面的人一起动手,也要四五个壮汉轮流用冰镩作业。
这是一种由铁制的镩头和木柄组成的工具,镩头呈尖锐的楔形,便于插入冰面。
通过人力挥动木柄,利用镩头的冲击力将冰面凿开。
村里的人,习惯把这个玩意儿叫——冰戳子。
毕竟,干活原理和男女间那种破事儿,差不多。
山里人说话糙但理不糙,这玩意儿是真的很好用。
但现在林海不打算戳,他得留体力干别的。
此时选的是一处冰层有些薄的冰面。
只需要站在岸上,用镐头轻轻敲碎冰块,就能看到里面轻微浑浊的水流。
这种地方,说明有鱼群出没,但量不大。
集体捕猎的时候,是看不上这种三瓜两枣的,也就村里有经验的老渔民,会跑来碰运气。
林海搓了一下冻僵的手,将一个挂子先放下去。
这是一种捕鱼工具,上面有很多的小钩子。
将挂子沿着冰窟窿边缘放入水中,让其垂直悬挂。
鱼游动时会碰到挂子上的钩子,难以逃脱。
这玩意儿平时就可以放到水中,和山中狩猎下套子相似,隔三岔五的来查看一下鱼货即可。^y/u`e¨d+u.d^i?.~c-o~m?
如果位置放得好,巧好在鱼群出没的地方,还不被人发现取走,那是吃喝不愁了。
但捕鱼是真的挺难,需要丰富的经验,准确地判断出鱼群会出没的点。
不然的话,就算这个挂子放置一百年,收获可能也只是缪缪。
林海上辈子虽然残疾,但每一次村子里面来捕鱼的时候,他都会来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毕竟,他不想被人说是吃白饭的。
那些年,他紧跟在经验丰富的老人身后,学了很多的捕猎技巧,此时身体康健,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
他白天搜寻李巧云的时候,将这附近的冰面都探查了一遍,发现只有这个位置,有一些不规则的、较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凸起,可能是鱼在冰下活动顶起的。
手中的三角叉高高地举起,它静静地等待着。
此时的长白山气温比起后世来,要寒冷许多。
他的身上只穿着破了洞的棉袄,头上戴着一顶老旧的雷锋帽,连个护手的手套都没有。
在这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里硬扛,不多时,眉头上就已经挂上了冰霜,每呼吸一下空气,都感觉像吸入碎冰碴,心口有钝钝的痛感袭来。
他小心翼翼地活动着四肢百骸,不至于冻死,也不会惊吓到水里的鱼。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在他的身体已经冻得打起了寒颤,肢体也有些麻木了时,总算是看到了一条大鱼的影子。~幻′想-姬? .更/新!最-快.
他目光灼热的盯着目标,深怕一不小心就将其惊退。
手中的三角叉,早已经被他打磨得尖锐发亮。
就在那鱼一个鱼摆尾,转身就要往河中游去的一刹那,他终于动了。
带着全身的力气,以一腔孤勇,狠狠扎过去。
三角叉没插到鱼,但将鱼驱赶到了挂子上,被那鱼钩死死地勾住,劈哩啪啦的挣扎着,将水花溅得到处都是。
林海心里一喜,猛然将挂子拽出来,再重重地摔到岸上。
是一只鳌花,其体型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突出……主要是性情凶猛,有牙齿会撕咬。
但肉质鲜美,脂肪丰富,属于鱼中上品。
放到后世,这玩意儿穷人想吃都吃不起,毕竟野生环境下的鳌花,还是挺珍贵的,一向是富人的盘中珍馐。
鳌花只来得及煽动几下鱼尾巴,就已经一动不动,成为了林海的掌中物。
第一次就成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目测这条鱼足有二三十斤重,足够一家四口人吃上三四天的。
但还不够,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看了一下天色,他决定再多弄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将鱼放在背篓里,扯了一些岸边的枯草覆盖。
然后不怕冷地继续蹲守着。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窸窣的踩雪声,咯吱咯吱……有人来了。
如果是村子里面的人,倒还好。
大家伙儿还是挺讲道义的,最多,就是林海吃鱼肉的时候,分一碗给对方,也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