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三国:我,汉圣祖,三兴大汉 > 第120章 司空,尚书令

第120章 司空,尚书令

送走李儒之后,刘岱由接见了朝廷的使者,当世大名鼎鼎的朱儁。′看_书~君^ `更.辛,罪+全.时人称赞他“天姿聪亮,钦明神武,策无失谟,征无遗虑”。

面对为大汉平定黄巾黄巾之乱,与皇甫嵩齐名的名将,刘岱并没有托大,而是起身相迎,并抢先见礼。

刘岱拱手见礼道:“岱见过朱公,十年不见,朱公风采依旧,令人神往。”

朱儁亦是郑重回礼道:“公山才是风采令人神往,沙苑之战以一万精锐大破董卓二十万大军,泾水原之战以七万士卒大破凉州二十万虎狼之兵,当世名将,怕是无人能与你媲美啊!!”

朱儁也着实是没想到,当年那个在洛阳城中飞鹰走马的少年,居然会成为这样一方势力强大的诸侯。

刘岱也是心中恍然。

汉末名将,首推皇甫嵩和朱儁,这二人乃是平定黄巾之乱的功臣,可惜汉末乱局,因为自己的迂腐,导致他们失去了影响天下大势的能力。

皇甫嵩因为董卓一纸天子诏命入朝,朱儁因为李傕的一纸天子诏命入朝,变成他们砧板上的肥肉。

相互见礼之后,相互落座,今年不到五十的朱儁,身形己经略显佝偻。

紧接着,朱儁拿出天子诏书,同样没有在意刘岱的礼节,宣读道:

『大汉兴平元年三月,诏曰:

朕惟天命靡常,惟德是辅;邦国大政,必资贤良。′墈¨书!君· .最_芯^蟑/劫\埂!新′筷^故昔者伊尹佐商,周公相周,皆以忠贞之节,弘济艰难,光辅王室,垂名竹帛。今朕嗣守鸿业,思隆先绪,夙夜兢兢,若涉渊冰,惧弗克负荷。是故登崇俊乂,委以枢机,冀得股肱之助,共襄太平之治。

咨尔刘岱,器识宏远,才略超群。早岁登朝,清操自励;累更中外,绩用彰闻。昔总六师,肃清边圉;旋参大政,允协机衡。忠勤体国,夷险一节;明允笃诚,朝野具瞻。朕嘉乃勋,简在朕心。今特进尔为司空,兼太师,典司文武。於戏!

《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首”,尔尚克勤小物,以熙帝载;《易》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尔其慎乃服命,以对扬休光。

倘能宣力王室,克终令誉,则图形麟阁,铭勋鼎彝,岂不伟欤!若或隳厥职,负朕委任,则罚弗汝赦,惟尔自贻。

钦哉!!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刘岱今天,是真的一次又一次被惊到了。

司空、尚书令,这也是难得的大手笔。

司空,三公之一,秩万石。

尚书令,三独坐之一,总揽政令,权职重大。~白·马+书¢院~ `蕪*错+内.容-

不过他也能理解朝廷的想法。

自大败董卓,收复凉州,平定汉中之后,刘岱的势力便超越了袁绍和袁术,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诸侯。

益州刘焉,只不过是守户之犬,不值一提,刘岱占据巴蜀只是迟早的事。

到时候,他占据司、益、凉三州之地,更有崤函天险,怕是可以轻易复刻强秦和高祖故事。

不过这所谓的大手笔,和董卓比起来,可就差得太远了,如果再算上董白,以及她的嫁妆并州,那就差得更远了。

朱儁道:“公山啊,方今天下大乱,汉室衰微,奸雄并起,你身为汉室宗亲,务必以天子和朝廷为念,匡扶汉室,青史留名。”

“匡扶汉室?”

刘岱不置可否,说道:“朱公我问你,天下大乱究竟为何?或者说,大汉天下纷乱至此,究竟罪在何人?

朱儁想都没想,斩钉截铁道,“这个问题人所共知,祸乱天子至此者,乃是董卓!!”

“呵呵......”

刘岱冷笑,说道:“仅仅因为一个董卓,就让大汉天下纷乱至此?难道在董卓入主洛阳之前,大汉天下就是一片承平,百姓全都安居乐业吗?”

闻言,朱儁沉默。

显然并不是。

早在董卓入主洛阳朝堂之前,不说波及半个大汉天下的黄巾之乱,灵帝在时,大汉天下早就叛乱西起了。

湟中胡人北宫伯玉和先零羌起事,杀护羌校尉泠征,又拥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帅,共杀金城太守陈懿。

凉州百万民众忍受不了苛捐杂税愤而起义,在首领王国的率领下围攻陈仓八十余日。

东方有张纯自称天子,揭竿而起。

更有黑山贼、白波贼、青徐二州黄巾这样的黄巾贼寇,跨州联郡,叛众百万。

那时的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