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若是掌握了铸币权,那他的综合实力,将会远远凌驾于其他诸侯之上。-x_i/n^r′c*y_.^c-o¨m′
试想一下,他只需要命几个工匠花费几日铸造出钱币,就可以交换到匈奴和乌桓最珍贵的战马牛羊,就可以交换到袁绍和董卓最珍贵的粮草和布帛。
当然这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保持自身的强大,最起码也要稳稳守住自己的基本盘,打退一切来犯之敌。
后世灯塔国之所以能用美元收割全球财富,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灯塔国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刘岱可做不到那种刨人祖坟的缺德事儿,容易被人戳脊梁骨,就像曹操那样。
更何况,这样隐患太大了。
放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对自己的祖坟可以说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挖坟一事就是伤及所有人的神经,让他们心底敌视。
就像历史上的曹操,很多次都是自己出去打仗时都被后面造反郡县背刺捅菊花,不得不回家平乱。
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才一首把军权交给诸曹夏侯这些自家人,就是怕别人造反背刺他。
其中虽然有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操缺德事做的太多了!
因此,货币改革势在必行!!
不过,刘岱必须要万分的小心谨慎才行。`第`一\墈`书^惘\ _已¢发?布~蕞¨欣,漳*洁.
如果是前世在贴吧和吧友争论,说的怎么天方夜谭都无所谓,但现在是实操环节。但凡有些许的疏漏,关中百万平民的阖家幸福就会被他毁于一旦。
两百年前的王莽便是如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刘岱不敢不小心谨慎。
只不过他最大的优势是有着超越这个时代近两千年的见识,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
其实华夏上下五千年,许多的统治者闻改革而色变,从心底里抵触改革。
甚至有许多的变法,都给王朝造成了非常大的弊端。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变法,的确使得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但免役法一出,百姓都叫苦不迭,官吏苛刻至极,对百姓敲骨吸髓,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役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
又比如赫赫有名的张居正变法,为大明续命几十年,可造成了银贵谷贱的现象,民间在交税的时候会将谷物等产出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使得北方士民纷纷离心。?顽*夲¨榊\栈? ¨首^发+
刘岱知道,一件事有利便有弊。他要做的就是通过诸多措施把弊端降到最低。
而且对他来说,没必要畏惧改革,他追求的一首都是积极改革,勇于改革。
没有革故鼎新的勇气,如何能在汉末三国这个地狱一般的副本里同群雄争霸呢?
所以刘岱瞬间便下定了决心,
改革!!
而且在这破碎的汉末三国乱世,改革的难度并不是很大,魏文帝曹丕那种开玩笑一般的改革,用布帛做货币都成功了,自己用另一种样式的铜钱做货币就会失败。
于是,刘岱对司隶校尉府的官员们发布了一条条的命令,审配和王紘等人只得配合,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铸币之事,本身便不简单。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新铜钱的重量。
因为刘岱想要把新样式的铜钱发行到整个大汉天下,甚至是北方异族,代替大汉的五铢钱作为日常使用的货币,因此绝不能太重,但还要综合考虑防伪和防盗的因素,又不能太轻。
与此同时,审配还考虑到了五铢钱因为磨损而出现的贬值问题,经过刘岱拍板,新样式的货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统一命名为通宝,而新铜钱取名为『开元通宝』,以篆文铭刻于铜钱正反两面,取『开辟新纪元』之意。
这样一来,即便铜钱在日后有所磨损,只要上面篆文尚在,就丝毫不影响其价值,方便了日后的市场交换。
事实上,这种货币体系首到西百多年后的大唐,确切的说是唐高祖李渊的武德年间才出现在华夏大地,一首到沿用到了民国时期,让无数的子孙后代为之受益。
众人花费了足足三个时辰,在刘岱的提示下,才最终敲定新铜钱的样子。
这时,张紘忽然说道:“主公,其实新铜钱的样子只是细枝末节,只是如何才能保证民间百姓接受,还需仔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