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 第55章 深林疑影(七)

第55章 深林疑影(七)

如墨般浓稠,沉甸甸地压在城市的上空,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的怀抱。^1,7?n′o·v~e?l+.\c^o/m,然而,县局的会议室却灯火通明,宛如黑暗中一座熠熠生辉的孤岛,与外界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程望静静地站在白板前,宛如一尊雕像,手中紧紧地捏着一支马克笔。他的目光,深邃而凝重,死死地盯着白板上那密密麻麻的信息。从下午到深夜,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新数据、地图、信息汇总、通联记录、转账轨迹、受害人背景与时间轴等资料如潮水般涌来,将白板塞得满满当当。

他已经这样站了很久,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他的眼神,最终落在了其中一张贴在角落的照片上。那是一件灰色针织上衣的残片,在“二号坑”中被发现。布料破损得极其严重,上面隐约还挂着斑驳的血迹,以及几缕长发,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悲惨遭遇。

这绝不是随意的暴力杀害。

这是一套经过精心策划的流程。

每一步,看似不显眼,却都充斥着极强的控制意味,犹如一双无形的黑手,紧紧扼住受害者的咽喉。

程望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会议桌,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还有两袋水泥没解释去向?”

“是。”林翔立即回应道,他的语气同样严肃,透着一股凝重的气息,“我们仔细清点过梁某去年年底购买水泥的记录,总共九袋。目前已经确认其中七袋分别用于工棚修整和两处掩埋坑,可还剩下两袋,至今不知所终。”

“水泥不是用来修路、补墙,是专门用来封坑的。”程望低声喃喃自语,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向在场的人强调,“他对尸体的处理并非随机为之,而是有着明确且周密的计划。”

这时,姚明哲翻开手中的记录本,神情专注地说道:“我们调用了无人机航拍热感图,从林下到山坡再至水沟出水口,对地表温差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未发现大面积异样。但是——”

“但什么?”程望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紧紧盯着姚明哲,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后林沟水渠尽头,有个小凹地,在林下阴影密集处,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姚明哲抬起头,与程望的目光对视,认真地回答道。

“低温,是自然形成?”程望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道。

“不排除地下有水积压或者其他东西……需要实地确认。”姚明哲语气谨慎,毕竟目前一切都只是推测。

程望果断地点点头,迅速做出部署:“明天一早,扩大搜索范围,从‘林沟末端’开始,重点排查土质是否有翻动痕迹,同时把水泥成分残留也列为重点检测对象。*s¨i¨l/u?x_s?w·./c?o\m~”

“另外,”他将目光转向林翔,继续问道,“李招娣的口供进展怎么样?”

林翔的脸色微微一沉,略显凝重地说道:“她开口了,但说得支离破碎,始终不肯一次性全部交代清楚。”

“提炼重点。”程望简洁地说道。

林翔赶忙递过一份讯问记录。

——2023年三月,李招娣与梁某在镇卫生院旁边的小摊见面,梁某当时曾明确表示“想找个年轻点、能吃苦、不吭声”的女孩子,“最好是外地的”;

——李招娣提到,“介绍费三百,干得久再给补”,然而梁某从未明确告知工种以及住宿地址;

——她最少介绍过三人,其中一名为“张某”,系镇西临时户口女性,于2022年四月失踪;

——李招娣曾收到梁某的转账,金额不大,大多是“感谢费”,但她心里清楚“那地儿出去的人,没再回来过”。

“她知道女孩可能出事?”程望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她知道,但不愿承认是死了。”林翔无奈地摇摇头。

“她当自己是掩耳盗铃。”程望低声冷哼道。

“她还有一点没交代。”林翔压低声音,神色愈发严肃,“我们在她家中搜出两张旧照片,照片中有一个年轻女孩,是她亲戚。”

“名字?”程望追问道。

“李红,2018年也曾失踪,当时被报为‘离家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