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祖的生平记录
随着整个修真世界的灵脉资源日渐稀薄,修仙者闭关修炼的收益也每况愈下。°看′书?君~ ??已?发[t¨布3最e新2a章?节?从师祖那一辈进入清虚的弟子开始,他们的师父就会教导他们,枯坐苦等无益,若想再成就仙途,须得多去山外的世界看看。与正统修仙晋升艰难形成对比的是……走上修魔一途的修士变多了。这在师祖初入宗门时便已有端倪,发展到明敬这一辈,已经几乎到了魔道鼎盛,正道衰微的地步。魔门中鲜有良善者。从他们选择修习魔门功法开始就注定了,若要提升修为,魔修就必须去杀人、去捋夺他人气运和修为。魔修比一般修士更懂得弱肉强食,软弱者根本难以在魔道宗门立身。是以,虽不乏身不由已堕入魔道的弱者,但世间叫得上名号的强大魔修,一身神通的背后必定有无辜冤魂的鲜血与白骨。这样的魔修,与勤勤恳恳修行的正道修士天生就水火不容。师祖同辈的许多弟子,起初也只想明哲保身,不出山门地保持清修。但身在正道第一宗门,麻烦自然会找上门来。魔修觊觎他们的金丹元婴,魔门想打压清虚证明自己的宗门地位。然而,清苦修行得来的修为缺少实战作为支撑,那时的清虚也没有护山大阵。几轮魔修进犯过后,存活下来的清虚弟子不堪其扰,不幸身死的弟子被魔修吸得只剩人干。远眺清虚绵延万里的山峦,苍郁的松柏随风摇曳,仍是亘古不变的美景。再凝神细看每座山峰,就会看见血染的石阶,以及撒在亭台楼阁间的点点朱色。师兄的血、师妹的血、剑侍的血、洒扫童子的血……一滴一滴,都落入魔修的口中。这便是年轻的师祖那时所见的光景。师祖抱着同门的尸体从一片血光中杀出,发愿除尽魔道,让天下坚守本心的修行者皆能心有所安。“魔修视吾等为鱼肉,吾又安敢视之若等闲?师父,你教师兄清静无为,终究是害了他。·9*5·t`x?t...c\o!m*”师祖赤红着双目,怆然悲声道。“魔门未兴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尚能维持一时的平衡。可如今,四方灵脉凋敝,勤勉苦修根本无法超越魔修杀人炼魂的速度。”“清虚,唯有在这个时代杀出一条血路,才能庇护后辈子孙。让他们不必为提升修为与魔道同流合污,使他们无须忧心一身功力为他人做了嫁衣。”“此路纵然难免杀孽,吾亦甘愿赴汤滔火。”“从今往后,妖邪魔修之流,吾必见之杀尽!”--师祖的传记,开头几段便阐明了当时坚守正道的困境。传记中所描述的师祖,还未接任清虚掌教之前,与明敬的行事风格几乎如出一辙。他无疑是嫉恶如仇的,下山游历数十年,剿灭大小魔门十余个,光是金丹期的魔修,便斩杀了不下十人。“这样的相似的性格和作风,也难怪他会特别关注明敬这个徒孙。”明婧小声地自语道。“明姑……”苏良櫂没有听清她故意压低的声音,问道,“你方才说?”明婧擡头朝他笑笑,“是说我曾经的除魔除魔的经历,还颇有几分师祖的遗风。师祖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还许下过除尽魔道的宏愿呢。”“除尽魔道,”苏良櫂有些犹疑地接着说道,“明姑,我只在传闻中听说过你以往的战绩。现在看来,你似乎已经放弃这条路?”明婧闻言,登时敛去方才的神色。“小苏,比起斩妖伏魔,现在的我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听好了,并不是身为清虚长老的明敬放弃了这条路,而是我,现在必须要改道去做其他事。”方才读到师祖的愿望时,明婧有种上学时读杜甫所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荡气回肠感。诗圣想要广厦千万间,以庇护天下寒门学子,哪怕“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8,5.t`x,t-.!c¢o¨m^而清虚的师祖也想通过不断斩杀魔修,给潜心修行的清虚弟子一个足以安心的宗门,即便自己的双手沾上鲜血。此时此刻,明婧不想否定卫道者们的道路。“我醒得了。”苏良櫂说,“明姑想做什么,就尽管放手去做。其实,云台宫的姑姑们也都多多少少对您近来的变化有所察觉。但大家都是信任明姑的。”……是吗?真好。明婧有些释然地说:“如果‘我’能有幸活到六年后……不,十年后,百年后,就又可以做回那个曾经嫉恶如仇的明敬啦。”少年望着他的明姑,不知道她的那句话里藏着什么深意。但那一瞬间,他的心空得可怕。“明姑,到时下山除魔扶正,也可以带我吗?”“你若是真心认同‘除魔卫道’这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