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缓缓驶入北京站,熟悉的站台建筑让秦淮茹心感觉特别亲切。?x,w!q¢x^s,.!c,o`m\
站台上人来人往,广播里播放着革命歌曲,空气中飘着煤烟和人群的汗味。她拎着鼓鼓囊囊的行李包,里面装满了给家人和邻居们带的上海特产。
"秦姐!这边!"
李静在出站口使劲挥手,旁边还站着张副局长。
秦淮茹心头一跳,没想到领导亲自来接站。张副局长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笑眯眯地看着她。
"欢迎学成归来啊!"张副局长笑着接过她的行李,"怎么样,上海的大教授们没把你难住吧?"
秦淮茹连忙摇头:"收获很大,正想向您汇报呢。"她注意到张副局长眼角的皱纹似乎更深了,想必这段时间局里工作不轻松。
"不急,先回家看看。"张副局长指了指站外停着的吉普车,"局里派车送你回去,老人孩子肯定等急了。"
车子驶入南锣鼓巷,巷口那棵老槐树依旧挺立,几个孩子在树下玩耍,但没有棒梗他们的身影。
秦淮茹透过车窗看着熟悉的街景,三周不见,街角的副食店换了新招牌,巷子里的水泥路似乎也重新铺过了。
"就停这儿吧,谢谢师傅。"她在院门外下车,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和礼物,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院门。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张大妈家的收音机在播放着新闻。
"妈!妈回来了!"
最先发现她的是小当,小姑娘正在院子里晒衣服,看到秦淮茹立刻丢下衣架飞奔过来。
小当的辫子比三周前长了不少,用红头绳扎得整整齐齐,身上的蓝布褂子洗得发白但很干净。
紧接着棒梗从屋里冲出来,后面跟着蹒跚学步的槐花,贾张氏则站在屋门口,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忙向她走来。
"妈!"槐花扑进秦淮茹怀里,小脸在她脖子上蹭来蹭去,"想妈妈!"
秦淮茹眼眶一热,蹲下身把三个孩子都搂住。她能闻到槐花身上淡淡的肥皂香,小当的辫梢扫过她的脸颊,棒梗则故作成熟地站着,但眼睛里满是欢喜。
"妈,我回来了。"她抬头对贾张氏说。
贾张氏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累了吧?锅里热着饺子,先吃饭。"
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五斗柜上的收音机擦得锃亮,窗台上的几盆花长势正好。桌上摆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饺子,旁边还有一小碟蒜泥和醋。
秦淮茹把礼物一件件拿出来:给棒梗的连环画和足球,给小当的蝴蝶发卡和笔记本,给槐花的布娃娃,给婆婆的真丝围巾和上海特产,还有给院里几户关系好的邻居带的点心。?j\i~n¢j^i?a`n,g`b~o`o/k,.\c!o+m¢
"妈,我有件重要的事想跟您商量。"趁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新玩具,秦淮茹拉着贾张氏坐下,"领导想调我去部里工作。"
贾张氏眼睛一亮:"部里?那不是比工业局更好?"
"级别更高,工资也更高。"秦淮茹轻声说,看向贾张氏,"但可能需要搬家。"
出乎她的意料,贾张氏并没有立刻反对,而是沉思了一会儿:"能分到什么样的房子?"
秦淮茹一怔,没想到婆婆最先关心的是这个:"具体还不清楚,但应该比现在宽敞。我想着...如果分不到合适的,您说咱把现在住的房子买下来如何?"
"买房?"贾张氏眼睛一亮,"咱们能买得起?"
"我算过了。"秦淮茹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次工资能涨到80多,加上您和孩子们的补贴,还有我攒的一些钱,买咱家现在的住的没问题。"
贾张氏的眼睛越来越亮。秦淮茹知道,婆婆虽然嘴上不说,但一首羡慕院里几家都是早年买的房子。
"你决定吧。"贾张氏突然说,"东旭走了这么多年,你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不容易。现在有机会往上走,我支持你。"
记得刚穿越来时贾张氏的刻薄刁难,如今老人却愿意为了她的前途离开住了几十年的西合院。
真是活得久了,什么都能看到。
"明天我去居委会问问买房的政策。"她握住婆婆的手。
贾张氏拍拍她的手,"如果分的房子合适,咱们就搬家,为了棒梗他们,住好点的地方值得。如果不合适,咱们就买现在这几间。对了,这事你跟张局长说了吗?"
秦淮茹摇摇头:"想先听听您的意见。"
"明天去单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