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前夫又吻上来了 > 分卷阅读169

分卷阅读169

,见他跑过来, 伸手掂了掂他背上的桑叶,满意点点头:“不错, 这些够桑蚕们吃一晚的了。*兰,兰¢文?学¢ ′更_新?最+快·”

阿兴了听嘴角咧得更大,他低头看去,见张丰年脚边放着一个木桶,里面正活蹦乱跳着好几条肥鱼。

他挠挠头:“哥, 你捉这么多鱼作甚?又吃不完。”

张丰年虚眯着眼眺望:“这是送给虞大人和晏姑娘的。”

阿兴听了立马高兴起来:“他们什么时候到?今晚来我们家吃饭吗?”

张丰年任由弟弟在一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绿油油的桑叶在风中飘荡, 形成自然的绿浪,浅水鱼塘波光粼粼, 水面上倒映着落日的余晖, 美不胜收。

不知过了多久,乡间道路上远远地出现了几个人, 张丰年正定睛看去时,一旁的阿兴率先叫唤起来:“他们来了!虞大人——晏姐姐——”

张丰年看着一溜烟儿就窜出去的阿兴,无奈摇摇头,提起木桶过去。,如!文*网, /已/发.布^最!新\章_节^

阿兴眨眼间便已跑到他们跟前,像条热情的狗狗一般:“虞大人,晏姐姐,你们怎么才来,我和哥等好久了!”

晏相淇戴着一顶帷帽,笑着看他:“我们等午后太阳弱了点才出门的,一路边走边看,已经算快啦。”

阿兴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很快便把这事扔在脑后,开始兴高采烈地给他们介绍:“我们家的桑树都是我和我哥在照料,从来没坏过一棵,周围人都夸过呢!你们快过来瞧瞧!”

阿兴热情洋溢地引他们过去,张丰年踌躇了一会儿,上来行礼:“见过虞大人,晏姑娘。”

虞舟渐点点头,问:“家里的粮食还够吃吗?”

张丰年一家正是今年水灾受害灾民之一,而且他们家本就以种桑为重,经洪水这么一冲,为数不多的稻苗立马全没了,家里几乎断了粮米来源。

以今年国策,必定是优先种植稻苗,然而那时张丰年一家早已把桑苗种下,再无余钱去重新买稻苗了。*l_a~n!l^a?n,g?u*o`j′i^.?c~o-m+

那段日子真的是走投无路,阿娘每日在家中以泪洗面,张丰年甚至已经打算进城去乞讨度日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几月后虞舟渐来这儿治水,与他们商议,不仅可以让他们继续种桑苗,还会一直提供粮食,直到桑蚕吐丝之时。

这话宛如天籁之音,及时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是以张丰年一家是把虞舟渐当做救命恩人来看待的。

直到几日前,他们得知已经调任去别处的虞舟渐又来了这边后,全家人喜不自胜,翘首以盼等待他来这儿。

而这次,来的不仅是虞舟渐,还有一位陌生女子。

上半年虞舟渐便告诉过他们,出此计策是因为有家丝织商户想让他们继续提供蚕丝,而且那位孟老板当时也来过他们家道明缘由。

“这位是孟老板的合作伙伴,当初以桑赈粮的法子便是她想出来的,若不是她,只怕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灾情的办法了。”虞舟渐向他们介绍道。

不只是他们一家,余杭几乎所有受过恩惠的人都为之折服,当场便有人跪下来磕头,高呼“菩萨转世”,吓得晏相淇手足无措。

对张丰年来说,虞舟渐和晏姑娘都是他们一家的救命恩人,永生难忘。

“余粮充足,而且这些时日阿娘已经开始织布,虞大人放心吧。”张丰年面色动容地回道。

“虞大人,晏姐姐,这是我们家鱼塘养的鱼,可肥美了,特意送给你们尝尝!”阿兴突然冒出来,指着张丰年脚边的木桶道。

“啊对。”张丰年吸了吸鼻子,把桶提过来,“我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唯有家里鱼塘里的鱼都长得不错,所以特意捉了几只上来,虞大人和晏姑娘莫要推辞,收下我们的心意吧。”

晏相淇和虞舟渐对视一眼,让照松收下,微笑道:“多谢你们的好意,那我们就收下了。”

微风拂过,吹起晏相淇脸颊边的轻纱,露出了她含笑的容颜。

张丰年被这样一双星眸注视着,顿时脑子一滞,心跳不受控制地乱了,悄悄红了脸:“不,不客气……”

晏相淇似乎没注意到他的变化,好奇地望着一片桑树绿林:“你们家一年种这么多桑树,能喂养多少蚕宝宝呢?”

这话算是问到专家了,阿兴顿时头头是道地给他们讲述,张丰年低下头去,轻咳几声,及时调整好表情,然后陪他们一起参观自家的桑树林,偶有阿兴说不上来的,他便及时接过话,为他们解惑。

一行人边走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