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国营饭店把合作谈下来,这让陈稷信心大增。?8+1!k*a~n*s!h′u+.·c¨o·m^
现在他准备去找一些个体经营的饭店看看。
接下来,陈稷找了十家个体经营的饭店,寻求合作。
1978年是个转折点,政策放宽,个体经营再也不受限制,正是大放异彩的时候。
他又如法炮制,介绍了炭烧生蚝这道菜。
并且,非常顺利。
让他接到了九家饭店,一天一千斤的大单。
这一晚。
他和陈土根在招待所呆了一晚。
主要是太晚了,身怀巨款的陈稷,不得不小心谨慎。
陈土根盘膝坐在床上,来回数着十根手指头。
“你干什么?”陈稷问道。
陈土根转头问道,“十个一千是多少?”
“一万斤。”陈稷笑道,“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给他们每天提供一万斤生蚝。”
“这么多啊,我们有这么多?”
“有啊,怎么没有。”
他们那的海岸线很长,连贯了几十条村子,只要想办法,让那些村民一起赶海,怎么都供应得上的。
“我们的车,能拉得了这么多?”
陈稷一愣。
陈土根都看出来不对劲了,而他还沉浸在喜悦当中,忽略了这一点。
就他那一辆人力三轮车,怎么可能拉得了一万斤的生蚝,分几次也不可能。+l/a+n\l_a¨n^w\e¨n+x!u^e^.\c¨o~m¢
因为潮田村和县城一来一回,就有四十公里!
“糟了!你没说我还差点忘了!”
陈稷拍了一下额头。
不过,他很快就有了主意。
天亮了以后。
通宵几乎都没怎么睡的他,带着陈土根又去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接着,又去了一间修理铺。
让老板想办法,把这两辆人力三轮车改装了马达,车胎和车架子也加厚了。
为了保证运输通畅,他不惜下了重金。
这样,两辆汽油三轮车,一天两个来回就差不多了。
他断定炭烧生蚝这个新款菜式,不可能火得很久,不用太长时间,就会淡下来。
但他在此之后,还可以推出凉拌菜。
一人骑着一辆三轮车,回到潮田村,发现已经积攒了上万斤的货。
陈稷和陈土根又马不停蹄的送货。
可是,这种情况不能继续这么下去。
再过几天,他就要上岛了,所以需要两个人,代替他来收货,送货。
第一个人他就想到了李穗生。
送完了货,他找到李守田,说明了来意,那就是让李穗生帮忙送货。
李守田他老婆田春兰担忧的道,“陈稷,要是我家穗生跟着你干,那就赚不到工分了。万一哪天你不干了,我这一大家子,不是得喝西北风了吗?”
陈稷当即掏出了两百块,说道,“春兰婶,你放心好了,那边的合作我谈好了,只要有货送,怎么可能没钱?这钱是我孝敬你的,以后一天下来,我给穗生哥二十块钱工资!”
“二十块?这么多啊?”
田春兰当场就傻掉了。!咸`鱼_看*书¨网+ +免?费¨阅\读.
在生产队干活,辛辛苦苦一天下来,也就一块那样,可是给陈稷送货,一天就二十块?
那一年下来……
岂不是有大几千的收入!
哪用得了两年啊,她们家就成万元户了!
田春兰一把抓住了陈稷的手,激动的道,“陈稷,那我家穗生就交给你了!”
李守田吓得手里的烟杆儿,啪的一声掉在地上,瞪直了双眼。
二十块!
陈稷疯了不是?!
“把钱给我还回去!”
好不容易反应过来的李守田,冲自己老婆一声顿喝。
他沉声说道,“陈稷,我不要你给穗生那么多,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从小我就看好你。你能带穗生混一口饭吃,那就行了。”
这是李守田的真心话。
一直以来,他都是这么想的。
否则他也不会推荐陈稷当民兵排长,还叫陈稷以后多照顾一些李穗生。
按照他的想法来,要是陈稷能给李穗生一天开个两块工资,那都是了不得的人情了。
这倒好,陈稷一开口就二十块。
一出手就孝敬两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