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 > 第44章 地区行政体系初现

第44章 地区行政体系初现

员选举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入选,但论起读书做文章、处理政务的底子,在场除了朱高煦自己,怕是没人比得过。

“这二人,在大明时便有功名在身,文章策论皆有可观之处,随本王来到新大陆后,对新京各项事务也算熟悉。”

“由谁来担任这第一任府尹,更合适挑起这个担子,诸位议员可以议一议,然后自行推举吧。”朱高煦补充道,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寻常事。-r¢w/z+w¢w\.*n,e·t_

不等众人消化完这个信息,朱高煦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另外,为免府尹权责过重,滋生弊端,本王决定,另设新京地方法院,专司审判之权。”

这话如同往平静的池塘里丢了块大石头,议事堂里顿时炸开了锅,嗡嗡声四起。

王老五瞪大了眼睛,凑近旁边的李木匠,压低了嗓门嚷嚷:“老李,啥玩意儿?府尹老爷以后不管断案子了?那谁管?”

李木匠眉头拧成了疙瘩:“听着像是要再开个衙门,叫什么…法院?专门审案子?”

钱商人眼神飞快地闪动,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分开好啊,以后打官司不用只看府尹脸色,或许可以更加公平一点?

几个儒生代表更是面面相觑,有人捋着胡须,低声自语:“行政、司法分离…这…这与我朝体制大异,倒有些三代之治分官设职的影子,却又全然不同…”

另一个年轻些的儒生忧心忡忡:“如此一来,我等读书人治政之权,岂不是被分薄了?”

角落里有人忍不住问出声:“王爷!那俺要是跟人动了手,是找府尹大人,还是找那个…法官大人?”

朱高煦抬手虚按,止住了议论。

“府尹主行政,法院主司法,议事会主立法与监督,三者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他目光扫过众人,不给他们太多琢磨的时间。

“初步任命,由落选的刘秀才和周秀才担任地方法院法官。”

“现在,先推举府尹。本王提名王缙、洪涛二人,诸位议员,谁赞成王缙?”

稀稀拉拉有几只手举了起来,大多是儒生代表,还有一两个自由席位的代表犹豫了一下也举了手。

朱高煦扫视一圈,心中有数。

“放下。”

“谁赞成洪涛?”

这一次,呼啦啦举起了大半的手。王老五的手举得最高最直,仿佛怕王爷看不见。李木匠、钱有才也毫不犹豫地举了手,其他农人、工匠、商人代表纷纷跟上。

朱高煦点了点头:“洪涛票多,便由洪涛暂代新京府尹一职。”

洪涛起身,先是朝落选的王缙方向略一拱手,算是致意,然后快步走到堂前,对着朱高煦和众议员深揖一躬。

“下官洪涛,定不负王爷与诸位所托,必竭心尽力,为新京百姓谋福祉。”声音洪亮,透着一股干练。

府尹人选落定,会议气氛稍微松快了些。

朱高煦等洪涛归座后,继续说道:“议事会既立,事务繁杂,当选出议长一人,负责主持会议、整理议案、沟通协调。”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几位儒生代表身上停留片刻。

“议事会诸项事宜,多需笔墨记录、文书往来。我看,这首任议长,便先从几位儒生代表中推选,大家以为如何?”

这话合情合理,无人反对。

王老五又忍不住跟李木匠嘀咕:“你看,还是读书有用吧?当议长,至少开会不用让别人念给他听。”

李木匠难得没反驳,只是撇了撇嘴。

几位儒生代表相互看了看,有人跃跃欲试,有人则略显矜持。

朱高煦直接道:“诸位儒生代表,可有自荐,或是相互推举?”

之前那位提议办蒙学的赵儒生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

不料,一直沉默的方儒生却先说话了,声音平和:“赵兄热心,令人钦佩。然议长之职,需处事公允,调和各方。下官以为,张秀才年长望重,或可担此任。”

被点名的张老秀才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几分受宠若惊的神色,捋着胡须微微点头。

朱高煦也不多言,直接让儒生代表内部自行推举。

一番小声商议和简单的举手表决后,结果出人意料,反倒是提出建议且表现一直很务实的方儒生得票最多。

方儒生起身,没有太多客套话,只是对着朱高煦和众人再次拱手。

“承蒙诸位厚爱,定当恪尽职守,不负所托。”

他走到议事堂侧前方一张稍高些的桌子后坐下,神色平静,开始准备记录接下来的议题。

........

选完议长后,钱商人站了起来,对着朱高煦和新任议长方儒生拱了拱手。

“王爷,议长,诸位议员同僚。”

“咱们这议事堂,还有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