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
那剑修隔空一指、剑气化罡斩巨妖的风采,深深烙印在宁昭脑海中。!k\u?a`i+d+u·x?s?./n·e′t~
下船时,平都山渡口人头攒动,比来时更加拥挤喧嚣。
背着各式兵器的年轻人摩肩接踵,空气中弥漫着兴奋、紧张和汗水的味道。
宁昭带着青霜,随着人流缓缓移动。
就在这时,风中传来几句熟悉的对话,清晰地钻入宁昭耳中:
“爷爷,我的蟠龙玉竹长大了也能这样吗?”
“你这小丫头,玄关都还没叩开,就想着玄气凝罡了吗?还早着呢!”
蟠龙玉竹!
宁昭猛地顿住脚步,心头剧震!他豁然转头,目光锐利地在人群中搜寻!
是那个老渔夫和小姑娘!
然而,渡口人潮汹涌,如同奔腾的河流。
宁昭只来得及瞥见远处一点鲜艳红头绳,下一刻便被汹涌的人流彻底冲散,再也寻不见了。
“世子?”青霜察觉宁昭异样,轻声询问。
“没事……”宁昭压下心中懊恼,摇了摇头,“走吧,先上平都山。”
平都山脚下,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远比渡口更甚。
山门前的巨大广场上,旌旗招展,划分出大大小小数十个区域。`1′4~k¢a·n¨s~h!u!.,n+e!t·
每个区域都代表着一个前来招徒的蜀地宗门。
各宗弟子或身着统一服饰肃立,或卖力吆喝,展示着宗门绝学,吸引着前来碰运气的年轻人。
广场上小贩吆喝声、议论声、兵器碰撞的试招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烈阳宗金阳剑法,刚猛无俦!入我宗门,包教包会!”
“灵蛇剑派身法灵动,剑走偏锋!适合身法敏捷的年轻人!”
“藏锋谷讲究厚积薄发!根基扎实者优先!”
宁昭背着手饶有兴致地看着蜀地春招双选会,感觉下一秒就会有人蹦出一句五险一金包吃包住。
就在宁昭穿过喧嚣的人群,准备直奔山顶剑阁区域时,广场最边缘、一个冷清到寒酸的角落吸引住了宁昭目光。
那里只摆着一张破旧的矮脚木桌,桌子后面坐着的,正是那个渡船上偶遇、背着青竹鱼竿的老空军!
此刻钓鱼佬换上了一身明显浆洗过多次的青色布袍,依旧戴着那顶斗笠,吧嗒着旱烟袋,神态悠闲,仿佛周围的热闹与他无关。
而那个扎着红头绳的小渔,则搬了个小马扎坐在桌子旁边,双手托腮,好奇地东张西望。?s-o·s^o¢x!s!w*.*c·o+m+
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前立着一块歪歪扭扭的木牌,上面用墨汁写着四个大字——青城剑宗!
“青城剑宗?”
“老丈?”宁昭站在桌前,似笑非笑地指着那块牌子,“好大的口气啊!敢叫剑宗?”
老渔夫抬起头,斗笠下的眼睛笑眯眯的,没有丝毫尴尬:“小哥来啦?嘿嘿,祖上传下来的招牌,老汉我也做不得主啊,挂都挂了这么多年了,总不能扔了吧?”
“祖上传的?”
宁昭挑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青城剑宗的牌匾,“那贵宗……招徒标准是?也像剑阁那样能打就行?”
“标准?”
老渔夫吐了个烟圈,慢悠悠道,“随缘,看顺眼了就收,看不顺眼,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收。”
这话说得极其光棍,但配上他那渔夫打扮,实在没什么说服力。
旁边小渔脆生生地补充:“爷爷说,练剑先修心!心不正,剑再快也是邪魔外道!”
宁昭闻言,心中微微一动。
这话……倒是有点意思。
不过眼下,宁昭更想去见识见识那山顶的剑阁擂台,自穿越以来,宁昭确实没见过几个修行有成的同龄人。
“老丈高论,不过小子先去山顶看看热闹。”宁昭拱了拱手。
“爷爷,我也要去!”
一听宁昭要上去,小渔连忙开口。
末了还补充了一句,“反正咱们这个摊子每年都没人……”
老渔夫笑着用烟杆子敲了小渔一下,“去吧去吧,山顶才热闹。”
越接近山顶,人流反而越少,但留下的人,气息明显更加凝练强悍,眼神也更加锐利。
终于,在跨过一道石槛,宁昭抵达了平都山的最高处,位于剑阁山门前的巨大演武场!
这里的气氛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