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伤痕为证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伤痕为证
【要不要我去跟他们沟通一下,让他们别这么问?】
她手指轻点屏幕,没有急着回。±鸿a#?特<小])·说μ`|网¥? %¢?已?¤发:D布:最?_{新?°章@?节??
她知道陶珊为什么这么紧张。
不是因为这条问题有多尖锐,而是因为她太清楚—有时候问题不是为了找答案,是为了设个陷阱。
她将牛奶放下,坐在客厅落地窗前那张旧单人沙发上,阳光从她的肩头斜斜地落进来,将她白衬衫的衣角染出一圈柔和的光。
她盯着手机那一行字,思索片刻,打下一行字:
【不需要改!】
【他们问,我就答!】
陶珊很快发来一个语音:【你不是怕回答问题,我知道。
可这不是正常发言,这是一场设定好剧本的切割。
你答什么他们都能剪出另一层意思!】
她没有再解释什么,只是回了三个字:【我知道!】
然后,她收拾好包,拿起外套,出门。
外面天色已亮,风依旧带着些许夜雨后的潮意,她没叫车,而是步行去坐地铁,特意避开了律所安排的专车接送。
她知道现在的她,不适合“显眼”。
从她拒绝做“励志样本”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了这段时间只能“自己撑伞”的准备。|微!?|趣?$1小′μ说#>网:? ?&无&]错??内??_容?!o
而顾延瑾,昨晚并没有来。
他发了一条很短的消息:
【我今天上午在市政厅做专项报告,可能来不了你的小会!】
后面跟着一张照片,是他坐在会议室前排,翻开笔记准备发言的角度。
她盯着那张照片看了许久,最终只是默默关掉,没有回。
她不是不想他在,她只是知道—她必须先习惯一个人也能完成。
路上她收到了另一条未署名的消息:
【林语宁,你站得这么高,就不怕摔吗?】
她没有回复,也没有截图转发给任何人,甚至连举报都没有。
只是把手机收回兜里,继续往前走。
就像她这些年面对无数个匿名质疑、冷嘲热讽和“善意提醒”时一样,她始终选择了沉默。
不是认同,是清醒。
到了座谈现场,果然有两家媒体代表已经入场,正和主办单位低声交谈。
她坐在第二排靠窗的位置,安静地翻着手里的资料,没有刻意与任何人打招呼,也没有主动寒暄。
直到会议正式开始。
主持人介绍了今日座谈的核心议题—“律师在公众视野中的行为边界”。+j.i_n?w-a!n`c~h/i+j/i?.^c?o!m!
第一轮发言过后,媒体代表发起提问。
问题如陶珊所料,没有多礼貌,也没有绕弯子:
“林律师,关于您前段时间所经历的舆论风波,有人认为,您过于将个人情绪置于公众讨论中,从而模糊了律师应当保持的专业距离,您如何看待这一点?”
全场一静。
林语宁缓缓起身,接过话筒。
她没有急着回答,只是看了那名记者一眼,语气平稳:
“律师不是机器!”
“我们也有情绪,也有判断,也有个人的信念!”
“但我并没有在工作中做任何越界的行为!”
“我的情绪,从不凌驾于职业判断之上,但它是我的动机,是我去承担那些不容易的案子的理由!”
“我不认为‘情绪’是律师的原罪!”
“如果我们必须戴上一副面具,才能在行业里生存,那这个行业本身也需要被重新审视!”
有人低声吸气。
也有人微微点头。
林语宁继续道:
“我的确站在了某些议题的前面,承受了本不属于我的指责!”
“但我没有后悔!”
“我愿意承担这份重量!”
“不是为了做榜样,而是希望之后再有律师遇到同样的事时,不必再像我一样,孤身一人!”
全场静了一瞬。
主持人缓解气氛地笑着接过话题,转向下一位发言嘉宾。
林语宁坐下,听着接下来的讨论,却渐渐觉得耳边仿佛陷入一种抽离的安静。
她有些走神,眼前隐约浮出昨夜梦里模糊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