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魂穿知青岁月70年代修仙起风云 > 173 写春联

173 写春联

这是一方陶砚,呈抄手式造型,上窄下宽,两侧内敛呈规整的梯形线条。~嗖-搜\晓¢税.枉* ,埂¨欣`醉*筷*

砚池深凹,边缘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弧度,砚堂开阔敞亮,中央微微凸起,形成恰到好处的弧度,背面则呈弧形深凹,整体设计古朴而精巧。

王水瑶收起毛笔,动作轻柔而谨慎,缓缓伸手拿起砚台,只见砚台底部果然阴刻有篆书“三堂”的款识。

放下砚台后,她将目光投向沈浪,轻声问道:“这方砚台在你家多久了?”

沈浪微微蹙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王水瑶难不成认得这砚台?

这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他开口道:“很久了。”回答得含糊其辞。

他觉得王水瑶应该与林爱国家那个神秘的地下室没有关联,大概率是认出这方砚台是一件老物件,或者在哪里见过类似的。

听了沈浪的回答,王水瑶误以为这砚台是沈浪家传之物,不禁赞叹道:“你这砚台应当是宋代的老物件,墨痕经年累月沁入砚台各处,历经岁月却整体保存完好,想必是你家祖上的心爱之物,可要继续好好爱护它!”

说着,她又拿起青玉莲花镇纸,在手中轻轻摩挲,感受着温润的触感,“这镇纸也有收藏价值,连带这两支笔,都是难得的好宝贝。今日我有幸能够用这些古董写字,实在是荣幸之至,要向你表示感谢。?优+品/小^说-王¢ ·最¢鑫-璋~踕·哽?鑫.快¢”话音落下,她当真郑重其事地向沈浪鞠了一个躬。

这一举动,让沈浪有些哭笑不得,心中既惊讶又觉得有趣。

若不是这两支毛笔用起来极为顺手,非常适合自己书写,沈浪这会儿都想将这三样东西送给王水瑶。

王水瑶重新将红纸用镇纸稳稳压好,随后提笔蘸墨,微微停顿片刻,便开始挥毫书写。

从落下第一笔起,沈浪便己然确信,这姑娘在书法上是有真功夫的。

书写过程中,她的手腕始终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没有丝毫的抖动,如同磐石般沉稳。

同时,她的手腕的转动又极为灵活,上下左右移动间,流畅自如,毫无滞涩之感,运笔如行云流水,毫不拖泥带水。

不过寥寥几笔,一个“福”字便跃然纸上,字迹工整美观,笔画间尽显功底。

沈浪见状,暗暗点头。单论书法水平,王水瑶与他几乎不相上下,难分伯仲,因此他也就没有开口点评。

王思民等一众小伙子,刚才听了王水瑶对砚台、镇纸和毛笔的夸赞,也都以为沈浪拿出来的这些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珍贵之物。

只是他们基本不识字,也不清楚王水瑶为何会如此激动,但看到她写好了大字,他们还是纷纷拍手叫好起来:“好!写得真好看!”

那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充满了热情,仿佛他们都是行家,让一旁的苗冰之都有些哭笑不得。¨零′点~看,书+ _首^发?

王水瑶自然明白这群人没多少文化,这些叫好声不过是捧场罢了,脸上的表情并未因此有太多变化,依旧保持着平静与专注。

苗冰之负责把写好的春联拿去晾干,她虽然没有专门练习过毛笔字,但在欣赏方面却也有几分眼光。

看到王水瑶写的“福”字,她由衷地点了点头,在她看来,这是自己迄今为止见过写得最好的字了。

王水瑶又写了两个单春,分别是“春”和“瑞”字。通过这几个字的书写,她对毛笔的属性更加熟悉了。

随后,她拿过两张长条形红纸,开始书写对联。稍作思索,她提笔写下:“胸怀祖国干革命,放眼世界为人民。”

书写多个字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书法水平,此刻的王水瑶显然己经渐入佳境。

这副对联,她写得一气呵成,运笔流畅自然。

字的结体疏密得当,浑然天成,每一笔每一划都恰到好处,字里行间,藏锋露拙,韵味十足,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沈浪见状,也不由得拍手称赞:“好字!好联!”这由衷的赞叹声,是他对王水瑶书法技艺的认可。

苗冰之听到沈浪对王水瑶的夸奖,心中对她满是羡慕,暗自心想:果然是个才女!

一众小伙子并不清楚这春联好在哪里,但既然连教官都称赞有加,他们自然也跟着欢呼叫好,双手都快拍红了。

得到沈浪的赞扬,王水瑶备受鼓舞,兴致愈发高涨。她拿过一条横批红纸,挥笔写上“革命到底”西个大字,写完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副春联的书写过程,让她感觉酣畅淋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