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俘虏近万人,斩首八千。
当捷报传回国内后,举国振奋。
那些因高句丽,而丧家的百姓纷纷烹羊宰牛为庆。
面对这样的胜果,李凡并未放在心上,只因他知道,若不尽快拿下高句丽,便会如同上一世的李世民一般,因为寒冷的冬季而被迫撤军。
高句丽很明显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避战。
这一招其实用得毫无毛病,但是面对大炮面前,这实在是太愚蠢了,再坚固的城墙在大炮面前都是土鸡瓦狗。
李凡一路势如破竹,顺利地打到安市城。
此刻,安市城中的兵力足足有十三万。
此地易守难攻高句丽大将高延寿率领主力集结于此。
面对这座城,李凡当即开始万炮齐轰。
自开战之日,大炮便从未停歇,一直不断地朝着城池猛攻。
在炮火的猛烈攻击下,这座城最终没有撑过第三天。
东城城墙彻底坍塌。
高延寿见状不妙立刻率军逃窜。
李凡和薛仁贵会合一同出击,此战势如破竹,连克六城。
而汇合之后,细算损失,大唐的损失兵力不超过五千余人。
如此战绩,堪称恐怖。
李凡继续进攻连克十城,与水陆大军集合,三路合一,趁着大胜之威,连下南苏。
最后,集合进攻高句丽扶余城,这座城虽然坚固,可与炮火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大炮和炸药包的双管齐下,这座城未坚持过两日便成破。
随后便是一边倒地屠杀李凡率军长驱直入,很快便打到了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城下。
这一时刻,高句丽已经无法组织起援救,敌国内也只剩下了都城,还在负隅顽抗。
此战为困了半月之久,不过,与上一世极为相同的是,此战乃是城中的僧人打开城门,接纳唐 军入城。
有了这次机会,李凡当即杀入,随后灭亡了高句丽。
至此,一战这个北方强国彻底化为历史的尘埃,一切的荣耀与悲怆都在此时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