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西凤烈 > 第107章 马家渡(一)

第107章 马家渡(一)

金军在西路一筹莫展,可东路那边却是玩的风生水起,金兀术追着赵构的屁股跑,硬是演出了一场“搜山检海”的大戏!

建炎二年七月,宋高宗从扬州逃走,金太宗下诏,派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率军南下追击赵构。+白¢马`书_院· ?追-最*新^章·节¨

宋高宗赵构非常狼狈,从扬州仓皇南逃犹如惊弓之鸟。

完颜宗弼攻入宋淮南西路,进兵归德府,守将出降。

金军前锋阿里、蒲卢浑部直指寿春,完颜宗弼率军跟进,宋安抚使马世元率众人出城投降。

接着,卢州守将投降。

巢县守将王善投降。

金将当海在和州大破郦琼所部一万多人,金军自和州渡江。

建炎三年年十一月十七日,建康府西南,马家渡。

渡口外,短暂的交战已经告一段落。渤海军的万夫长大挞不野心中激动异常,自己被四太子亲点作为渡江先锋,率领眼前的一千士兵乘坐金军仅有的二十只渡船,刚刚偷渡上岸。

江风呼啸,吹得大挞不野脸庞生疼,正在指挥第一批上岸的士兵列阵防御,准备接应后续部队。

渤海军是在渤海人的猛安谋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渤海人早在女真人建国初期就纷纷前来投奔,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渤海人深得女真人信任,很多人受到了重用。>*3{<8¥看!书o网<\ -¤÷追{¨最^*新>¤章?×a节`

渡江前,四太子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大挞不野内心觉得这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因此表现得十分勇猛,渡船刚刚靠上码头,大挞不野便第一个从船上跳上了岸,带着部下,挥舞着大斧把负责守卫渡口的几十个宋军杀了个七零八落。

大挞不野看着已经再次掉头过江接人的渡船,深吸了一口气,他要守住这江滩阵地,为后续的金军登岸争取时间。

其实金兀术选择在江宁以西二十里的马家渡强行渡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宗弼起初选定在太平州的采石和慈湖过江,但在进攻太平州时,遭遇到宋军郭伟部的激烈抵抗,攻击失利。

为了不影响制定的奔袭临安的战略计划,宗弼通过情报得知,马家渡的防守较为薄弱,便决定改由建康府西南的马家渡过江。

负责在马家渡把守的是统制王民和张超,看到金军乘轻舟渡江,便据守南岸高处,用神臂弓攒射,偶尔有少数漏网的金军冲到岸边后,也被宋军围攻,凿沉了金军的小船。

就这样,你来我往地打了一天,金兵便退往北岸,整好队形离开了。

大家都知道金军不擅长水战,因为其他渡口的守军已经好几次把试图渡江的金军给打了回去,心里就根本不把对岸的金军当回事。#¤求??μ书oa′帮?± ?<>无±\§错??内??~容÷£

王民在建康城里有个相好的,看到金军撤走,便把防务交给了张超,自己跑回建康去了。张超也没闲着,吃饱喝足便吆五喝六地聚众赌起钱来。

如此麻痹大意之下,便给了大挞不野可乘之机。

不仅南岸的宋军守备松懈,就连负责巡逻江面的水军也没尽到责任。

当宗弼率军至马家渡时,却发现江面之上宋军竟然只有一艘战船进行抵抗,金军轻轻松松便取得了胜利,宋军惨败,仅艄公一人就身中十七箭。

战后宗弼得知,这个进行抵抗的宋军首领叫作邵青,手下仅有十八名水手。其实当时马家渡附近还有一支郭吉率领的宋朝水军,但这个郭吉畏惧金军,竟然不战而逃,根本未做抵抗。

长江天险,竟然只有一艘宋朝战船和不到二十名士兵抵抗金军,金兀术赢得太过简单,赢得有些懵懵懂懂。

尽管江面上不再有宋朝水军骚扰抵抗,可金兀术还是面临着难题。

首先就是缺乏渡船,到处搜集才勉强找到了二十只,一次只能渡过一千人。

其次,就是马家渡离建康不算太远,只有三、四十里,而接替宗泽的东京留守杜充正率部六万驻扎在建康。如果及时进行堵截,甚至趁金军半渡而击,金军都会蒙受重大损失。

可事实证明,金兀术想多了!就在他小心翼翼、忐忑不安的一次一千人把部队送过江的时候,建康的杜充正在训斥一个年轻小将!

建康府衙内,一员白甲小将正垂手站立。

接替宗泽任东京留守的杜充,刚升了职,被赵构拜为了右相,兼任江淮宣抚使,本应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可此时的杜充却是黑着脸,怒气冲冲地训斥着面前这个小将。

“你说陈都统的计策高明,我却说是愚蠢。什么埋伏在芦苇荡里,金兵来一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