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项目,不能停,但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搞。”
“我们必须立刻组织技术力量,在现有苏式图纸的基础上,进行颠覆性的升级研发。”
“搞出我们自己的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产品。”
“第二代机床,技术上要超越原版,但又保留部分兼容性。”
“它的目标不是国内,而是远销海外,去那些我们能去的市场,为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
“而第三代,必须是我们的尖端技术,是我们的拳头,是我们的底牌。”
“它不对外出售,只用来武装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成为真正的国之重器。”
一番话说完,杨厂长也好,李副厂长也罢,包括孙书记和几位科长,全都陷入了沉思。
何雨柱的方案,既解决了杨厂长对技术稳定性的担忧,又满足了李副厂长对开拓创新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规避了最大的政治风险。
还为工厂乃至国家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清晰可行的道路。
这是一个全新的,远超他们所有人预想的,宏大构想。
何雨柱看着众人沉思的模样,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轻松了些。
“其实这事儿,跟我们厨子做菜是一个道理。”
这个比喻,让会议室里凝重的气氛瞬间松动了不少。
“就拿电冰箱来说。”
“它是个新菜式,大家都没做过,心里没底,怕做砸了,这很正常。”
“机床呢,就是咱们食堂天天做的红烧肉。”
“拿手菜,闭着眼睛都不会出错。”
“但问题是,这红烧肉的做法是跟隔壁老王家学的。”
“你天天在自己家吃没问题,可要是你打着自己的招牌,开个饭店卖这道菜。”
“还卖到国外去,那老王家能乐意吗?”
在场的都是搞工业的,大老粗居多,这种大白话,他们一听就懂。
“所以,咱们自己的红烧肉,得研究新做法,得精益求精。”
“做出跟老王家不一样的味道,比他家还好吃的味道。”
“这冰箱,这个新菜式,也得用心去做,火力、调味、时间,都得拿捏得死死的。”
“保证一出锅就惊艳西座。”
“一个,是看家本领的传承和创新。”
“一个,是开疆拓土的勇气和精细。”
“这两件事,不矛盾。”
“都要干,而且都要干好。”
何雨柱说完,微微鞠了一躬。
“我说完了,外行之见,让各位领导见笑了。”
会议室里安静了三秒。
紧接着,“啪啪啪”,清脆的掌声响了起来。
是大领导在鼓掌。
随后,掌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李副厂长、孙书记,甚至脸色还有些发白的杨厂长,都鼓起了掌。
困扰了他们将近一个月的难题,竟然被一个厨子,用一道红烧肉给说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