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诗经之二一五
桑扈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r¢w/z+w¢w\.*n,e·t_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生僻字注音
1. 扈(hu):鸟名,即青雀。
2. 莺(ying):通“缨”,羽毛艳丽。
3. 祜(hu):福。
4. 翰(hàn):桢干,引申为支柱。
5. 辟(bi):诸侯。
6. 戢(ji):克制。
7. 那(nuo):多。
8. 兕(si)觥(gong):犀牛角制酒器。
9. 觩(qiu):弯曲的样子。
注释
第一章
?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青雀翻飞,羽毛艳丽(以鸟起兴,喻君子风采)。
? 君子乐胥,受天之祜(hu):君子和乐,受天赐福(“胥”为语助词)。
第二章
? 有莺其领:颈羽鲜亮如缨(“领”指颈部羽毛)。
? 万邦之屏:是万国的屏障(喻君子为国家栋梁)。
第三章
?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国家的屏障与支柱,诸侯效法的榜样(“翰”同“干”,支柱;“宪”为法则)。
? 不戢(ji)不难,受福不那(nuo):不急躁不严厉,受福极多(“戢”指克制,“难”通“戁”,威严)。^b-i!x′i+a.6*6!6-.¨c,o+m!
第四章
? 兕觥(si gong)其觩(qiu),旨酒思柔:犀角酒杯弯曲,美酒柔和甘醇(描绘宴饮场景)。
?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不骄纵不傲慢,万福汇聚而来(“交”通“徼”,急切;“敖”同“傲”)。
译文
第一章
青雀翻飞闹嚷嚷,羽毛艳丽闪金光。
君子和乐多欢畅,承受上天赐福长。
第二章
青雀翻飞闹嚷嚷,颈羽鲜亮如彩裳。
君子和乐多欢畅,万国依靠作屏障。
第三章
国家屏障与栋梁,诸侯以他为榜样。
不苛不暴性情好,福泽深厚绵绵长。
第四章
犀角酒杯弯又长,美酒醇厚入口香。
不骄不躁仪态端,万千福运聚身旁。
说明
《桑扈》是周代宴饮诸侯的乐歌,以色彩鲜丽的青雀起兴,赞美君子(诸侯)的才德与地位,强调其作为国家支柱、诸侯表率的作用。诗中通过“受天之祜”“万邦之屏”等句,突出君权神授与贵族的责任,末章以宴饮场景收束,呼应“和乐”主题,告诫君子需以礼自持、谦逊守德,方能永享福泽。全诗比兴巧妙,结构严谨,洋溢着庄重典雅的贵族气象。
《桑扈》作为《诗经·小雅·甫田之什》中的经典乐歌,虽篇幅简短,仅四章,每章四句,却以其独特的魅力,传唱千年。这首诗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周代宴饮文化的庄重与典雅,更饱含着对君子(诸侯)的深深赞美与美好祝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s*h\u!y^o·u¨k¨a\n~.~c`o?m^
一、诗歌内容与结构
(一)第一章:天赐福禄,君子之乐
诗歌开篇,“交交桑扈,有莺其羽”,诗人以灵动的笔触,描绘出桑扈鸟欢快鸣叫、羽毛如莺般美丽的画面。这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不仅为诗歌营造出明快欢乐的氛围,更巧妙地引出下文对君子的赞美。“君子乐胥,受天之祜”,原来,君子的快乐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承蒙上天的赐福,这份福禄使得君子的生活充满了喜悦与满足,也为全诗定下了赞美与祝福的基调。
(二)第二章:万邦之屏,君子担当
依旧以桑扈鸟起兴,“交交桑扈,有莺其领”,这次诗人将目光聚焦于桑扈鸟美丽的颈羽,再次强调其独特的美感。而君子就如同这美丽的桑扈鸟一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君子乐胥,万邦之屏”,他们是万邦的屏障,是国家的坚实守护者。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君子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抵御外敌,维护着国家的和平与安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