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诗经之二零二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鸿*特¢暁_税′惘¨ /已.发,布′罪,薪~璋¨截^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蓼莪》
生僻字注音
? 蓼(lu)
? 莪(é)
? 劬(qu)
? 蔚(wèi)
? 罄(qing)
? 罍(léi)
? 鲜(xiǎn)
? 怙(hu)
? 昊(hào)
? 烈烈(liè liè)
? 发发(bo bo)
? 律律(lu lu)
? 弗弗(fu fu)
注释
? 蓼蓼:长又大的样子。
? 匪:同“非”。
? 伊:是。
? 劳瘁:因辛劳过度而致身体衰弱。
? 鲜民:孤子。
? 衔恤:含忧。
? 靡至:无所投奔。
? 鞠:养。
? 畜:通“慉”,喜爱。一说养活。
? 顾:顾念。
? 复:返回,指不忍离去。?墈*书¢屋* \免`废·阅·黩¨
? 腹:指怀抱。
? 罔极:没有准则,这里指没有尽头。
? 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 飘风:同“飙风”,暴风。
? 发发:形容风势凶猛。
? 谷:善,指奉养父母。
? 律律:同“烈烈”。
? 弗弗:同“发发”。
? 卒:终,指养老送终。
译文
看那莪蒿长得高又大,原来不是莪蒿是青蒿。可怜我的父母亲,生养我是多么辛劳。
看那莪蒿长得高又大,原来不是莪蒿是牡蒿。可怜我的父母亲,生养我是多么劳累。
汲水的瓶子已空空,盛水的坛子真羞耻。孤苦的人活在世上,不如早早死去的好。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依靠谁?出门就满怀忧愁,进门就好像没有归宿。
父亲啊生下我,母亲啊养育我。抚摸我,疼爱我,养大我,教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门进门都抱着我。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苍天浩瀚没有尽头。
南山高峻险阻,狂风呼啸迅猛。人们都能赡养父母,为何只有我遭受苦难!
南山高峻险要,狂风呼啸扬尘。人们都能赡养父母,唯独我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篇中,《蓼莪》宛如一颗饱含深情的璀璨明珠,它用质朴而真挚的文字,编织出一首动人心魄的感恩与悲痛交织的乐章,诉说着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铭记,以及无法报答这份恩情的无尽哀伤。
诗的开篇,“蓼蓼者莪,匪莪伊蒿”,那高大而茂盛的莪蒿,在风中摇曳生姿,本应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0`0·小,说′徃+ *埂+歆_最.哙\然而,诗人却误将其认成了普通的抱娘蒿。这一小小的误认,恰似命运的一声轻叹,不经意间引出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万千感慨。诗人自比为那毫不起眼、随处散生的蒿草,在他眼中,莪蒿那般美好,而自己却如此平凡,觉得自己实在难以成材,又怎能回报父母那如山似海的养育恩情呢?这简单的起兴与比喻,瞬间奠定了全诗感恩与自责相互交织的情感基调,那一份对父母辛劳付出的深深感激,以及自己无力回报的愧疚,如同涓涓细流,悄然在诗中流淌开来。
第二联“蓼蓼者莪,匪莪伊蔚”,诗人再次以莪蒿起兴,只是这一次,他将目光聚焦在了蔚草之上。蔚草与莪蒿外形虽有几分相似,可在诗人心中,它却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