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夜读诗经 > 第162章 之一六一《鹿鸣》

第162章 之一六一《鹿鸣》

,希望借此影响更多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种对君子道德示范作用的强调,与后来儒家倡导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等思想相通,反映早期社会对道德教化的重视,以及对理想人格和良好社会秩序的追求。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美酒相邀,宴乐尽欢】主人再次提及备有美酒,期望嘉宾在宴会上尽情享用,快乐逍遥地欢聚。“式燕以敖”描绘出轻松愉悦、自在畅快的宴饮氛围,体现主人希望嘉宾抛开烦恼,尽情享受宴会欢乐时光的美好愿望。从赞美嘉宾品德到邀请畅快宴饮,情感逐渐加深,不仅展现敬重,更流露出真诚友好与亲密,希望彼此建立深厚情谊,享受相聚时光。

末章:琴瑟和鸣,宾主尽欢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起兴延续,强化意境】第三次以鹿鸣起兴,熟悉的呦呦鹿鸣声中,鹿在原野吃着芩草。反复咏唱增强诗歌节奏感与韵律感,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持续营造欢快、祥和氛围,强化诗歌主题。每次起兴鹿所食植物从“苹”到“蒿”再到“芩”,带领读者领略不同时节或地域的自然风貌,使诗歌描绘的画面更加丰富生动,渲染出宴会所处环境的优美宁静。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琴瑟同奏,氛围升级】再次强调嘉宾到来,这次不仅鼓瑟,还弹奏琴,琴瑟和鸣。相较于第一章的“鼓瑟吹笙”,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营造出更加和谐美妙的音乐氛围,将宴会欢乐气氛推向高潮。琴瑟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和谐美好,如夫妻间的“琴瑟和鸣”。此处琴瑟同奏,不仅为宴会增添高雅艺术氛围,也寓意宾主关系融洽,宴会进行得圆满美好。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欢乐极致,情感共鸣】重复“鼓瑟鼓琴”,强调音乐和谐美妙,“和乐且湛”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宴会上众人沉浸在欢乐氛围中的场景,其乐融融,欢乐之情达到极致。“湛”字体现这种欢乐的深沉与持久,不是短暂欢愉,而是发自内心且能长久回味的快乐。对欢乐场景的生动描绘,易使读者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仿佛亲身感受宴会上的热烈融洽氛围以及宾主间的真挚情谊。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主旨归结,情谊升华】最后再次点明主人备有美酒,目的是让嘉宾在宴会上尽情欢乐,使嘉宾心情愉悦。此句回应前文多次提到的美酒与宴饮,是对整首诗歌主旨的总结。主人通过热情款待、音乐助兴、礼物馈赠等方式,全方位表达对嘉宾的欢迎与敬重,最终希望嘉宾心情舒畅,宾主尽欢。从最初欢迎嘉宾、赞美品德,到此刻希望嘉宾内心欢乐,情感脉络层层递进,将主人与嘉宾间的情谊升华到新高度,展现古代宴会上真挚、深厚且纯粹的人际交往情感,体现古人对美好社交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