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 第144章 篝火夜话

第144章 篝火夜话

泛着温暖的光泽。王建国正在工地上跟建筑队的技术员说话,看见儿子回来,远远地招了招手。

王谦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科研所的订单、山林的资源、乡亲们的期望...还有那些神秘的刀伤和白狐的指引,都在等着他去探索和解答。

但此刻,他只想享受这难得的平静时光。大黄不知从哪钻出来,亲昵地蹭着他的腿。王谦揉了揉狗头,望向远处正在融雪的山峦。

兴安岭的春天,来得虽迟,却总是充满生机。

清晨的露珠还在草叶上滚动,王谦已经蹲在刘大脑袋家的院子里,看着老人摆弄几个粗瓷小罐。罐子里装着各色粉末,有的灰白如骨粉,有的暗红似铁锈,散发出苦涩的药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闹羊花,这是乌头根,这个是..."刘大脑袋用缺了半截的食指挨个指点,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药渍,"配麻药最关键是比例,多一分要命,少一分白搭。"

王谦凑近闻了闻,一股刺鼻的辛辣味直冲脑门,呛得他连打两个喷嚏。刘大脑袋咧开缺了颗门牙的嘴笑了:"劲儿大吧?这点儿粉子能麻翻一头二百斤的野猪!"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于子明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崭新的狗皮帽子上沾着草屑:"刘叔,谦哥!玉兰让我来问问,今儿个进山带啥干粮?"

"带个屁干粮!"刘大脑袋一瞪眼,"今儿个学配药,不进山!"

王谦接过刘玉兰准备的布包,里面是几张还冒着热气的油饼和几个咸鸭蛋。他掰了块油饼塞嘴里,酥脆的外皮裹着葱花香,是地道的东北做法。前世他吃过无数山珍海味,却总忘不了这口家常味道。

"刘叔,这麻药..."王谦嚼着油饼问,"能麻翻多大的家伙?"

刘大脑袋眯起独眼,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看你会不会用。"他抓起一小撮灰色粉末,"这点儿够麻翻只兔子,翻十倍能放倒狍子,再加..."他比划了个手势,"黑瞎子也得趴窝!"

王谦心头一震。虽然重生前听说过药猎,但亲眼见到这种精准控制的技术还是第一次。刘大脑袋对药量的掌握,简直像老中医把脉一样精准。

"今天先教你们认药材。"刘大脑袋拄着拐杖站起来,单腿跳着往屋里走,"玉兰!把我那本'花账'拿出来!"

刘玉兰应声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本发黄的练习簿,封面上用毛笔写着"七六年采药记录"。王谦接过来翻了翻,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草药的采集时间、地点和功效,还夹着几片干枯的叶子标本。

"我爹的宝贝。"刘玉兰小声说,"连我都不让碰。"

刘大脑袋小心翼翼地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草图:"看好了,闹羊花长这样,七月采最好;乌头得八月挖根,这时候药劲儿最大..."

王谦凑近细看。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记录极为详尽,连生长地的坡度朝向都有标注。这种经验不是一年两年能积累的,难怪刘大脑袋能在牙狗屯称雄这么多年。

"谦哥!"于子明突然扯了扯王谦的袖子,"你看这个!"

他指着页脚一行小字:"七月初八,老秃顶子东坡,见黑瞎子舔此草,疑可解毒。"

王谦眼睛一亮:"刘叔,这意思是..."

"嗯。"刘大脑袋难得地露出赞许的神色,"黑瞎子聪明着呢,受伤了知道找药吃。"他拍了拍那本"花账","这上头记的,一半是我采的,一半是跟畜生学的!"

喜欢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