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后成了仙尊死对头的白月光 > 第 3 章

第 3 章

远销外地,带动着整条河畔的人家都发了家,店家皆日进斗金。镇里人为感念他扶持之恩,特此造了一座牌坊。”

“原来如此。”

“说起来钟家人也都是心善啊,可是偏偏心善的人却没有好下场!”轿夫感叹道,“也是钟府当初图个清净,住得太偏僻,事发当时还在夜里。这镇上百姓即便是想救他们一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灵昭擡眼,看向黑漆漆的夜空。

易家是酿酒起家,被灭门的钟家也是酿酒起家。这二府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方才在易府时,她一提及顾铭,易老爷的反应又为何如此异样?

顾铭到底是谁?

武官突然顿住脚步,咳了一声:“再往前可就不是好地方了。我看二位不是本地人,想是叫人诓骗而来。我这人没什么热心肠,只是多嘴一句,二位权且离开吧!”

轿夫们放下轿子,心中对此地也很是忌惮,各自不发一言,转身离去。

那头领最后冲她点了点头,灵昭拢了拢大氅的领口,问道:“那么这钟家,与顾铭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两年前钟家满门被灭,就是顾铭他爹一手干的!”

风声寂寂。

灵昭垂下眼睫,笑得有几分模糊:“这可有意思了。可否细说?”

“这个……到底怎么回事,其实我也不清楚。只是那晚羽木山上着了好大的火,直烧得半边天都亮了起来。夜里许多百姓有心相救,便结伴去钟府救火,可是火势太大了,根本无法近身。待到清早的时候,那火烧穿了钟府宅院,才慢慢灭了下来。”

他叹了一口气:“只是已经晚了,那钟府六十多人,早被烧得不留活口。”

轿夫压低了声音,似乎在恐惧晚风将他的话吹到羽木山,给那冤死的亡魂听到。

另一人听了这半天,吓得有些难耐道:“起风了,不说这些。咱们赶紧去找易府结了账,找画舫喝酒暖暖身子去!”

几名轿夫纷纷落下轿子,朝着灵昭二人简单打过招呼之后,连忙转身离开了。

四下寂静,唯余她们二人。

灵昭与师寻对视一眼,轻声道:“师寻,我曾经翻阅院中的记载,说千钟镇两年前曾发生过一场灭门惨案。此案记载得颠颠倒倒,大概意思是,有个还俗入世的三仙台外门子弟,本名顾良文,因长期被自己的结拜大哥钟文钧羞辱,恼怒之极,一夜之间杀了对方全家,又在当晚放火烧宅,钟文钧全家六十余口人葬身火海,无一人幸免。顾良文被抓之后,他家中妻子悬梁自缢。自此,顾家宅破人亡。唯有一儿子不知所踪。”

师寻回忆片刻,点头道:“我也记得。只是此案是师尊一手操办,个中细节并未记录。这钟、顾二人乃结拜多年的仁兄弟,钟文钧究竟因何羞辱这名小弟?顾良文也只不过一外门子弟,又何来的本事能凭一己之力便灭了钟府满门?这些疑点,卷轴中均未提及。”

灵昭补充道:“甚至连顾良文的儿子下落如何,卷宗中都未有记录。”

“会不会是先前经手的人,为保护那个无辜的儿子,而有意在案子里抹去痕迹的?”

话音刚落,师寻便察觉到没有这种可能。

鉴心院办事向来滴水不漏,且针对顾良文之流向来有“溯其族人旁支,一并记入案宗”的习惯。这也是第一代院主立下的规矩,目的便是防止某些恶徒之后被仇恨蒙蔽心智,互相复仇追杀,永无宁日。因此要将这些人的族人、甚至旁支亲眷全部调查清楚,姓甚名谁、生卒年月、相貌体征全部记录在案,百年之内,任何人不得有任何寻私仇的举动,违者由当地宗门负责捉拿发送,永世镇守北域雪原。

因此任何一道卷宗,都会由相关宗门仔细核对无误后,鉴心院才会最终画押封案。若说是以保护的名义而抹去某个人物的存在,这种事风险太大,完全没必要做。

师寻继续道:“看样子这什么顾铭,便是顾良文的儿子了?那卷宗中为何丝毫未提及,难不成真是经办人出了纰漏?偏那易家老头说顾铭乃是易晓晓臆想出来的,那老东西支支吾吾,不说实话。这顾良文杀了钟府满门,关他易家什么事?到底他怎么惹了这场灾祸,如今看来,个中还大有蹊跷。”

她话音刚落,轿子“嘎吱”一声脆响。

二人心头俱是一跳,回身看去,只见风吹落雪,枯枝满地。方才那几名轿夫早已不见了踪影,但是,那顶八擡大轿却已被重新擡起。

而擡梁之“人”,各个凤冠霞帔,锦衣华服,不多不少,正好八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