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温柔陷阱[娱乐圈] > 青池

青池

青池

青山山脚处有一片梅林,枝头红梅朵朵,如胭脂一般。-r¢w/z+w¢w\.*n,e·t_

江清梦折了一枝带露水的红梅,送到墓碑前的花岗岩上,然后守在墓前,站立不动。

她可以在这里坐一个晚上,守一个上午,但她口袋里的猫不行。

大衣口袋里的奶猫探出头,爪子趴在口袋边上,奶声奶气地喵喵直叫。

江清梦心中有再多的哀伤,也被这喵叫声冲淡了。

不是觉得可爱,而是怕它在自己口袋撒尿。

她捞出它,放在地上。

又怕它在墓前撒尿,影响不好,连忙揪着它后颈,拎到陵园阶梯下的一块草地上,拍拍脑袋哄它:“快点嘘嘘。”也不管它听不听得懂。

奶猫当然听不懂人话,它躺在草地上打滚,尾巴甩来甩去,一副很开心的模样。

这块草地是人造草坪,绿草是塑料制成的,草底铺满黑色的塑胶砂粒,它扭完身子,就伸出爪子,扒黑砂玩。

江清梦看着它,开始考虑买猫粮打疫苗取名一类的杂事。

虽然只是随手捡来的,但带走了它,就要对它负责。

她捡了它,从此就不会再丢下它。

下山前,江清梦再次去姜之舟墓碑前站了会儿。

最后,她俯身亲了亲墓碑上的照片,然后揣着口袋里的奶猫,开车下山吃早饭。

其实她不饿,她怕口袋里的小东西饿。

山下有个小乡镇,名叫青池镇,地处江南一隅,到处是池塘,每逢夏天,荷叶连连,开满一池的荷花。

10岁的姜之舟,就在这个小乡镇读书,学艺,长大。

江清梦把车开到山脚处,停下,戴上围巾帽子,步行进入小镇。

镇上年味浓郁,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此时已返乡,街上有不少孩童三三两两聚在一块,捂着耳朵,笑着,叫着,玩炮仗。

有一种鞭炮叫摔炮,红色的,一根根,像一支支烟,又比烟短,比烟细,不用点燃,往地上用力一摔,就会发出清脆的“噼啪”声。

江清梦听到笑声,驻足,用目光细细打量这些小孩。

那些相互小孩追逐打闹,咯咯笑个不停,笑声极有感染力,江清梦听着听着,情不自禁跟着弯了弯唇角。

也许,童年的姜之舟就像她们这般,笑着闹着长大。

真好。

不像她,小时候只有无止境的孤独和冷遇,不敢奢求从别人身上得到半分温暖。

江清梦把青池镇的两条街从头走到尾,没看到卖羊奶的店,倒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她遮了脸,只露出一双琥珀色的眼睛,身材高挑,海藻般的黑发披在肩上,长腿纤细笔直,走路带风,所到之处,回头率十足。

目光流转间,随意瞄了眼某个年轻男人,那男人对上她的视线,只觉耀眼逼人,不敢再看,涨红了脸,低头匆匆走开,走远了又回头看她的背影出神。ˉ.3???8@看|,?书??网?_ |\免,=费|.阅′读?

江清梦停下步伐,从包里掏出墨镜,戴上。

有两个小女生跑上前,红着脸问:“姐姐,你好有气质啊,是不是明星你是不是姓江叫江清梦”

江清梦淡声说:“不是,你们认错人了。”

两个小女生便当真以为自己认错了人,道歉后匆匆走开,边走还互相抱怨“就和你说不是吧,人大明星跑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做什么”,“可是真的好像啊……”

江清梦还没火到老少皆知的地步,小乡镇追星的人少,认识她的人更少。

姜之舟在这一带却是闻名遐迩,她成名后,捐钱修路修桥,盖学校,建托儿所,敬老院,乡镇父老乡亲提到她都觉得脸上有光,如今她的骨灰埋在青山上,父老乡亲还给立了碑文,时不时上去扫墓拜祭。

江清梦只买了几箱烟花,重新回到青山山脚下,走向一栋三层高的小洋楼。

小洋楼是半年前被她买下的。

钥匙插进楼前的铁栏大门,门一开,屋里有人听到动静,迎出来。

“江小姐,您又来啦”来人是一位衣着得体的中年妇女,瞧脸不过四十来岁模样,头发却已半白。

江清梦摘下口罩,颔首问好:“过年了,想来看看,宋姨,最近好吗”

宋姨接过江清梦手里的,笑道:“还是老样子。”

宋姨是青山陵园的守陵人。

其实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守陵人,大多是保安巡逻。

宋姨是半年前找上门的,说今后自愿替他们看管这片陵园,不用工钱,只求得一块地安葬姐姐。

江清梦不管事,半年前恰巧遇见了,本不打算理会,打个电话叫人来处理就好。

谁料走到半路听到乡镇上的人在闲聊:“什么姐姐,她俩是一对”,“年轻时候就在一块了,被赶出家门,现在人死了都不让埋进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