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穿书:用美食投喂小反派 > 第167章 功德碑

第167章 功德碑

福安镇临时搭建的粥棚前,寒风卷着零星的雪沫子,吹得棚顶的油布呼呼作响。?aμ优?÷?品??小·±说^?网D} ?&?追¨最[新??`章?节!&

棚下,缩着一团团沉默的人影,他们是从别的村子里侥幸逃生的灾民。

连日的惊恐与疲惫,早己耗尽了他们最后一丝力气,此刻只剩下麻木和对未知的恐惧。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窃窃私语如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

“听说了吗?县里送来的那点粮食,快要见底了。”

“那我们怎么办?这天寒地冻的,没有吃的,难道要活活饿死在这里?”

一个刚失去亲人的妇人,抱着怀里哇哇啼哭的幼儿,眼神空洞,喃喃道:“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跟当家的埋在那雪里头,也算一家人齐齐整整。”

绝望的气氛,比风雪还要冰冷,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上。

就在这时,镇口的方向传来一阵车轮滚动的“咕噜”声,沉重而清晰。

紧接着,是衙役洪亮的嗓门:“新的粮食到了!快,都让开道!”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抬起头,朝着声音来源望去。只见几辆装得冒尖的牛车,在衙役的护送下,正从镇子的主街缓缓驶来。`_?我$?2的-??书£?城(3/ ?}?追^£最′{?新?章?节1{?

车上堆满了一袋袋鼓囊囊的麻袋,袋口扎得紧紧的,隐约能看到里面米白色的粮食。

蒲娇娇特意让车队绕着粥棚走了一圈。

车轮碾过薄雪的声音,每一声都像是精准的在灾民们的心坎上蹦跶。

“粮食!是粮食!”一个半大的小子最先喊出声,他指着牛车,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的惊喜。

人群骚动起来。

原本死气沉沉的灾民们,像是被注入了生机,纷纷挣扎着站起身,伸长了脖子,贪婪地盯着那些麻袋。

“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真的是粮食,好多粮食!”

之前那个绝望的妇人,看着那车粮食,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她紧紧搂住怀里的孩子,哽咽着:“娃,看到了吗?有吃的了,你饿不死了。”

恐慌一扫而空,那几车粮食,仿佛是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所有飘摇不定的人心。

安置灾民的后院里,蒲娇娇对着一本册子,正仔细记录着什么。

她头也不抬地对身边的衙役吩咐道:“陈老爷这次是雪中送炭,要记头一功。`d?u!y?u-e!d~u?.·c\o/m′后面福安镇其他大户送来的粮食,也都一笔一笔给记录清楚了,谁家出了多少,是平价卖的,还是如何,都要写明白。等风雪过去,江县令是要亲自过目,论功行赏的。”

一名机灵的衙役凑上前,低声问道:“蒲娘子,那这赏,该怎么个赏法?”

蒲娇娇放下笔,端起手边的热茶,轻轻吹了口气,慢条斯理地说:“江大人说了,患难见真情。那些愿意平价卖粮救济灾民的老爷们,都是咱们黎城县的恩人。等此事了了,大人会亲自书写一篇谢文,将诸位老爷的善举广而告之。”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又轻了几分,仿佛在说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不过,也有例外。像之前那家送粮来的刘老爷,人家一文钱都不要,说是捐赠。

江大人说,此等大义,一篇谢文恐怕分量不够。”

她抬眼看向衙役,似笑非笑地问,“你说,若是在县里为刘老爷立一块功德碑,让他刘家的子子孙孙都知道祖上积了这等阴德,好不好?”

那衙役心头一跳,立刻明白了蒲娇娇的意思,连忙躬身道:“娘子说的是!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小的明白了!”

不出半日,一则消息便在福安镇的富户之间悄悄传开了。

衙门里管事的衙役“不小心”跟相熟的管家说漏了嘴:此次赈灾,凡是平价卖粮的,县尊大人都会亲笔写文章感谢;可要是捐赠粮食的,那待遇可就天差地别了,听说江大人准备奏请朝廷,为第一家捐粮的刘家立一块功德碑!

“功德碑?”

福安镇首富张员外,捏着茶杯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他咂摸着这三个字,心里像是有只猫在挠。

一篇感谢文章,风光是一时的,过个一年半载,谁还记得?可功德碑不一样,那玩意儿是石头刻的,能立上百年!

以后自家的子孙后辈,每每路过,都能挺着胸脯指着那碑说:“瞧见没?上面刻着的是我祖宗!”这是何等的荣耀!

“老爷,咱们送去的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