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我的视频通古代:嬴政怒骂键盘侠 > 第49章 神州陆沉万古罪人(为44章26催更加更)

第49章 神州陆沉万古罪人(为44章26催更加更)

荒唐至极、颠倒黑白的断言?

一旁的雍正皇帝面沉似水,不见丝毫波澜。

他的眼神深邃,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

幽幽的寒光在他那深不见底的眼眸之中闪烁不定。

他的目光冷峻如冰。

一寸一寸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弹幕。

心中则在急速地盘算着。

倘若此等“天幕”之言流传于世间,将会对民心造成何等巨大的冲击与动摇。

他又该如何动用雷霆手段,以铁腕钳制,从而彻底杜绝后患。

至于那所谓的“洋人走狗”。

在他看来,这彻头彻尾都是无稽之谈。

不过是后世某个不肖子孙的卑劣行径罢了。

岂能与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大清相提并论?

他有绝对的自信。

自己的朝堂之上,断然不会出现此等媚外之辈。

乾隆皇帝则气得差点从御座之上首接跳将起来。

但他还是强行按捺住了心中那几乎要焚毁理智的暴怒。

他鼻中发出几不可闻的冷哼。

这些所谓的后世之人,又懂得什么国家大略?

不过是一群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在那里无知地聒噪罢了!

朕的十全武功,开疆拓土的赫赫伟绩。

岂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随意评说指摘的?

待朕先看清楚,这诡异天幕的虚实究竟如何。

再与尔等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鼠辈,好好地计较一番!

他倒要看看。

这来历不明、诡异至极的天幕,接下来还会说出什么更加惊世骇俗、骇人听闻的言论!

后世的弹幕仍在持续滚动。

“【叹息】仔细想想,明末的普通百姓实在是太苦太苦了。”

“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苛捐杂税又沉重无比,流寇盗匪蜂拥而起,朝廷本身也腐败不堪。”

“就算没有吴三桂,大明也己经风雨飘摇,危如累卵,随时可能旦夕倾覆。”

“但是,吴三桂这致命的一手,却首接让汉人,彻底失去了最后的主导权。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够强大。倘若李自成能够稳住局势,或者大明侥幸续命,历史的走向,或许会截然不同。”

与此同时。

在两晋、两宋等一些曾偏安一隅,或经历过屈辱历史的朝代时空。

一些帝王将相的心中,竟然不约而同地悄然生出了几分莫名的幸灾乐祸之感。

大唐,贞观年间,太极殿。

【大唐谏议大夫魏徵: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乃万古不易之理。】

【大唐谏议大夫魏徵:明季君王失德,宦官阉党弄权,赋役繁重失度,以致民怨沸腾遍地灾祸,这才是其自取倾覆的根本缘由。】

【大唐谏议大夫魏徵:然,蛮夷之族,乘我内乱而窃取我国,终究并非天道正途,亦非人心所向。】

【大唐谏议大夫魏徵:吴三桂此举,实乃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其名必将遗臭万年!】

东晋元帝司马睿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额角。

没有冷汗。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

【东晋元帝司马睿:呼……看来这后世的王朝,风评比我大晋差得多的,也是存在的嘛。】

【东晋元帝司马睿:朕这心里,多少是平衡了一些,着实是平衡了一些啊。】

南宋高宗赵构则慢条斯理地捋着自己精心保养的胡须。

那乌黑油亮的山羊胡须,在他手中顺滑。

他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快意。

心中暗自嘀咕起来。

这大清的皇帝,开局就被后人痛骂是蛮夷窃国。

后面竟然还成了什么“洋人走狗”?

啧啧啧。

这个名声,可比朕当年那些憋屈的非议,要惨烈太多,也难听太多了!

朕这心里,当真是舒坦!

舒坦至极!

朱元璋何等敏锐。

他瞬间就捕捉到了赵构那条充满幸灾乐祸意味的弹幕。

龙颜刹那间勃然大怒!

目光锐利,仿佛要首接穿透重重时空。

将那个不肖子孙赵构,从棺材里给揪出来!

【大明太祖朱元璋:赵构!你这个偏安江南一隅、自毁万里长城的无胆鼠辈!竟然还有脸在此幸灾乐祸?!】

【大明太祖朱元璋:给咱仔细想一想当年!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