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何存?!”
“朕意己决!”
他环视群臣。
眼神坚定。
“出兵援朝!”
“抗击倭寇!”
【万历皇帝力排众议,决定出兵援朝,史称“万历朝鲜战争”。】天幕旁白响起。
语气带着一丝赞许。
【此战历时七年,大明投入数十万精锐之师,耗费白银数百万两,最终将倭寇逐出朝鲜半岛,维护了宗藩尊严,也为大明东北边境带来了数十年的和平。】
画面闪过明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场景。
也闪过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
洪武宫内。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
虎目微垂。
“这小子……”
“倒还有几分果决。”
他点了点头。
随即又眉头深锁。
“只是,七年耗费数百万两……”
“国库如何支撑?”
“大明的钱粮,是百姓的血汗啊。”
永乐宫内。
朱棣则看得热血沸腾。
“好!”
“这才是我朱家的儿郎!”
他一扫之前的郁气。
大声赞道。
“打得好!”
“就该让那些倭寇知道,我大明不是好欺负的!”
“国威至上!”
“宗藩体面!”
“这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魄力!”
万历帝朱翊钧看着天幕中对自己援朝决定的肯定。
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自得。
他想。
至少在这一件事上。
他没有给列祖列宗丢脸。
然而。
天幕的气氛骤然一转。
之前的激昂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沉闷。
【然而,万历皇帝在援朝抗倭之后,渐渐显露出懈怠之态。】
画面快速闪过万历帝久居深宫、不上朝听政的景象。
朝臣跪拜在空荡荡的殿外。
奏章堆积如山。
【他沉湎于享乐,疏于朝政,使得大明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吏治腐败,边备松弛。】
朱翊钧脸上的自得瞬间凝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慌乱与心虚。
紧接着。
天幕画面再次切换。
聚焦在了辽东苦寒之地。
【公元1616年。】
【就在万历皇帝懈怠朝政之时,辽东建州女真部,一位名为努尔哈赤的首领,经过多年征伐,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
【他于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号“大金”,后世史称“后金”。】
天幕之上。
“后金”两个大字再次浮现。
这一次。
伴随着系统冰冷而严肃的提示:【系统提示:后金,灭国级威胁!】
【其社会结构、军事动员能力,以及首领意志,皆为前所未有之强敌!】
画面之中。
不再是萨尔浒惨败后的尸山血海。
而是后金建国时。
女真士卒集结的场景。
他们髡发留辫。
身披甲胄。
手持刀枪。
眼神凶悍嗜血。
队列森严。
散发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气。
洪武宫内。
朱元璋看着这些女真士卒。
那股凶悍与纪律性让他心头沉重。
“棘手……”
“这帮反骨崽。”
“比当年的蒙元余孽更难缠啊。”
他握紧了拳头。
仿佛己经闻到了血腥味。
永乐宫内。
朱棣双拳紧握。
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他征战一生。
对军队的素质有着最敏锐的判断。
眼前的女真兵马。
军阵悍勇。
进退有据。
绝非寻常蛮族可比。
他们己经成气候了!
“难以对付……”
朱棣喃喃自语。
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这股威胁。
比之前看到的萨尔浒惨败本身。
更让他感到心惊。
因为他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强大起来的敌人。
一个足以动摇大明根基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