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之团宠小厨娘 > 互动篇《共同成长》第5章

互动篇《共同成长》第5章

新春的爆竹声中,县城的慈善粥厂飘出阵阵香气。萝拉晓税 首发林小溪站在灶台前,搅动着锅里的腊八粥,李秀兰则在一旁将绣好的平安福挂在粥碗边。这是她们第一次联合举办公益活动,用义卖点心和绣品的钱为孤儿们筹备年货。

"李姐姐,这个平安福绣得真好看,"负责分粥的苏小小拿起绣品,"孩子们肯定喜欢。"李秀兰笑着摇头:"别叫我李姐姐,听着生分。"她转头看向林小溪,后者正往粥里加红枣,火光映得她脸庞温暖而明亮,"叫我秀兰就行。"

粥厂的门忽然被推开,几个孩子笑着跑进来,眼睛盯着热气腾腾的粥锅。李秀兰下意识地护住绣品,却见林小溪早已蹲下身子,用勺子吹凉腊八粥,喂给最小的孩子。孩子吃得开心,伸手去抓她的头发,她也不恼,只是笑着躲开。

"原来你很会哄孩子?"李秀兰递来一块干净的手帕。林小溪擦了擦孩子的嘴:"小时候帮苏小小带过她弟弟,后来在村里也常给孩子们做点心。"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个木雕小动物,"大牛哥刻的,送给你玩。零点看书 追罪欣章结"孩子眼睛一亮,抓着木雕爱不释手。

义卖现场设在县城中心的广场。林小溪的点心铺成了长龙,李秀兰的绣品摊前也围满了人。王媒婆带着几个妇人来帮忙,一边卖绣品一边吆喝:"买绣品送点心啦!献爱心还能尝甜头!"赵秀才则在一旁题字,为每幅绣品配上诗句。

"这是我们新创的'八宝锦绣糕',"林小溪向客人展示分层的糕点,"每一层用不同的食材,对应秀兰的八种绣品主题。"李秀兰在旁补充:"绣品上的花纹都是糕点的模具,一举两得。"客人纷纷称奇,不一会儿,点心和绣品便卖出大半。

午后,一个衣着破旧的妇人拉着小女孩走近摊位。小女孩盯着绣品上的蝴蝶,眼神中满是渴望。李秀兰注意到她补丁摞补丁的衣袖,悄悄将一对蝴蝶绣片塞进小女孩手里:"喜欢就拿着吧,送给你。"妇人慌忙推辞,林小溪则盛了碗腊八粥:"孩子饿了吧,先喝碗粥。"

看着妇人带着孩子离开,李秀兰忽然眼眶发热:"以前总觉得刺绣是高雅的事,今天才知道,能让普通人开心,才是真的好。卡卡小税旺 无错内容"林小溪拍拍她的肩:"美食和绣品都是一样的,能带来温暖就是价值。"

义卖结束后,两人清点善款,发现竟筹到了比预期多一倍的银子。李秀兰望着账簿上的数字,忽然握住林小溪的手:"我们用这些钱开个培训班吧,教村里的年轻人做菜和刺绣,这样他们也能靠手艺谋生。"林小溪眼前一亮,想起陈老伯说过的"授人以渔",连忙点头。

初春的忆仙居后堂成了教室。林小溪站在灶台前,演示如何制作简单的葱油饼,李秀兰则在另一侧教刺绣基础。第一期学员中有猎户家的女儿,有农夫的儿子,甚至还有王媒婆的侄子。"看好了,揉面要三光:手光、盆光、面光。"林小溪笑着展示光滑的面团,李秀兰则拿着绣绷:"绣花瓣要从边缘开始,一针一线慢慢来。"

学员中最笨拙的是刘铁柱的表妹小花,她连针线都拿不稳,急得直掉眼泪。李秀兰轻轻握住她的手:"别急,我第一次绣坏了一百张帕子才学会。"林小溪则端来一块糖糕:"先吃点甜的,心情好了手就稳了。"小花破涕为笑,果然在她们的指导下绣出了第一朵完整的小花。

看着学员们逐渐掌握技能,林小溪和李秀兰相视一笑。她们发现,teaching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进步。林小溪学会了用更简单的语言解释烹饪技巧,李秀兰则琢磨出如何将刺绣与实用物品结合,比如绣着菜谱的围裙。

三个月后,学员们的成果展在村口举行。小花的刺绣围裙搭配林小溪改良的速食糕点,竟成了最受欢迎的组合。王媒婆摸着围裙上的葱花图案,笑得合不拢嘴:"这围裙既能防油,又能看菜谱,简直妙极!"赵秀才当场赋诗一首:"巧手烹来千般味,绣针织就万家春。"

暮色降临时,学员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自己的作品。李秀兰忽然站起来,举起自己新绣的灶台图案:"这是我送给小溪的,感谢她让我明白,真正的才华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照亮他人。"林小溪则拿出用学员们的点心边角料制作的拼贴画:"这是我们共同的作品,比任何山珍海味都珍贵。"

火光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李秀兰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林小溪时的场景——那个在灶台前手忙脚乱的女孩,如今竟成了她最珍视的朋友。她终于明白,竞争从来不是终点,携手成长才是人生最珍贵的旅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