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之团宠小厨娘 > 第158章 薪火相传

第158章 薪火相传

惊蛰的雷声隐隐滚过天际,林小溪站在"环球食韵"文化中心的演武场边,望着女儿林月如在台上演示新创的"四季点心"。+新?完,本*神`站¢ *追`最′新!章-节^十六岁的少女身着月白襦裙,发间别着一支雕花木簪——那是林大山用二十年前搭建灶台的柏木边角料制成的。她的指尖在面团上轻盈游走,不一会儿,四枚分别刻着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点心便跃然案板,引得台下学徒们发出阵阵惊叹。

"这四道点心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林月如拿起一枚冬梅点心,露出里面的红豆沙馅,"冬日的豆沙要混入少许姜末,方能体现"踏雪寻梅"的凛冽与温暖。"她的声音清澈坚定,像极了林小溪第一次在村头流水席上掌勺时的模样。

台下忽然响起一个怯生生的提问:"月如师姐,我们这些乡下来的孩子,真的能像您一样做出这么漂亮的点心吗?"说话的是个十五岁的少女,袖口补丁摞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正是去年从贫困山区送来的"美食与希望"计划学员。

林月如走下讲台,轻轻握住少女的手。"我母亲当年在山神庙里第一次揉面时,面团粘得满手都是,被外婆骂了整整三天。,q?i~s`h-e+n′p,a¢c!k^.-c¨o.m?"她笑着掀起袖口,露出腕间一道淡淡的疤痕,"这是我七岁时偷学雕花被刻刀划伤的,现在却成了我最骄傲的勋章。"

林小溪望着女儿手腕上的疤痕,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灶台前偷偷抹泪的自己。那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站在万人瞩目的讲台上,用亲身经历鼓励更多人追寻梦想。

"娘,您看这个。"王大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一本皮革封面的笔记本,"小宝从罗马寄来的新食谱,居然把咱们的豆腐脑和意面结合了。"

翻开笔记本,手绘的插图上,嫩白的豆腐脑浇在意面上,淋着番茄罗勒酱,旁边还撒了些炸得金黄的馓子。林小溪忍不住笑了:"这孩子,倒是把中西合璧玩出花儿来了。"她忽然想起林小宝小时候偷喝葡萄酒的糗事,那时的顽童如今已是名动欧洲的"豆腐王子",连罗马贵族都以品尝他的创意料理为荣。

午后的阳光透过琉璃瓦,在演武场地上投下七彩光斑。林小溪来到后厨,看见小儿子林阳正在教一群学徒制作改良版的"智能蒸笼"。?8\8`d,u^s_h*u+w+a`n\g~._c,o.m!十四岁的少年已经长得比灶台还高,却仍像小时候一样,鼻尖沾着面粉。"这个榫卯结构要卡紧,蒸汽才能均匀上升。"他拿着父亲的木工尺仔细测量,"就像做人,根基稳了,才能走得远。"

听着儿子重复着林大山的口头禅,林小溪忽然湿了眼眶。她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反复叮嘱"莫忘初心",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了林家的家训,刻在每个孩子的雕花模具上。

"夫人,东瀛的千利休先生来信了。"管家捧着漆盘走来,"他说月如小姐的雕花技法已经青出于蓝,想邀请她去参加秋季的京都花道大会。"

展开信纸,熟悉的瘦金体字迹中夹着一片干枯的樱花。林小溪想起千利休第一次来文化中心时,固执地要用抹茶配油条,最后被林月如的一道"樱花酥"征服的情景。如今那个倔强的东瀛老者,竟成了女儿的忘年交。

暮色四合时,林小溪来到文化中心的藏书阁。这里新增了一面"传承墙",上面挂满了各地学员的照片和心得。她驻足在一张泛黄的照片前——那是二十年前的自己,蹲在山神庙的灶台前,怀里抱着一本破旧的食谱,脸上沾着面粉却笑得灿烂。照片旁边是如今的林月如在东瀛领奖的合影,背景是漫天的樱花。

"在看什么?"王大牛的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他递给她一杯温热的桂花酒,"孩子们说,今晚要办一场"传承宴",让咱们尝尝他们的手艺。"

宴会上,林月如的"四季点心"摆在中央,林阳的智能蒸笼里飘出阵阵香气,林小宝的豆腐意面被改造成了精美的冷盘。学徒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有西域的烤包子配小米粥,有波斯的蜜饯拌凉皮,每一道菜都带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却又巧妙融合了中餐的精髓。

"娘,这是我新酿的桂花酒,您尝尝。"林月如端来一个琉璃盏,酒液中漂浮着几瓣新鲜桂花,"用的是您教的"三蒸三晒"法,又加了东瀛的清酒曲。"

入口的瞬间,醇厚的桂花香混合着清酒的凛冽,林小溪忽然想起第一次和王大牛在月下对饮的情景。那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份甜蜜会酿成二十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