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细雨如烟似雾,缠绕着忆仙居后厨的雕花窗棂。\第¢一,看-书`网′ _已\发\布~最`新.章?节,林小溪站在灶台前,看着锅中翻滚的蟹粉豆腐羹,蒸汽氤氲中映出她微蹙的眉头。铜漏壶的滴答声里,她忽然想起十四岁那年在乡下灶台前偷学做菜的自己,那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站在这样的高度,为整个餐饮帝国的未来发愁。
“娘,您又在发呆啦!”少年清亮的嗓音打断思绪,林阳端着空盘从大堂跑来,发梢还沾着几滴雨珠,“今日有三桌客人要点您独创的‘四季蒸蛋’,张师傅说等您定夺新季度的菜单呢。”
林小溪用帕子替儿子擦了擦额角,目光扫过后厨里忙碌的身影:掌勺的老师傅正专注地颠着炒锅,年轻学徒们围在案板前练习蓑衣刀法,玻璃展柜里,新研发的樱花酥正泛着淡淡的粉色光泽。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她亲手带出来的,可谁能接过忆仙居的担子?
“去把张哲和陈师傅叫到会议室。”她解下绣着玉兰花的围裙,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银钥匙——那是打开后厨秘柜的信物,里面锁着她从系统里解锁的第一道菜谱。
会议室里,红木长桌上摆着七个青瓷食盒。?求,书^帮_ +更-新-最_全*林小溪扫过坐在对面的七位厨师,注意到张哲的袖口还沾着面粉,显然是刚从面点房赶来。这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总是这样,一门心思扑在食材上,连仪表都顾不上。
“今日叫大家来,是想商量接班人的事。”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忆仙居要走得更远,不能只靠我一个人。你们都是跟着我多年的老人,说说吧,谁觉得自己能担下这个担子?”
话音刚落,资历最老的陈师傅便咳嗽了两声:“林总,不是我老头子妄自菲薄,可这创新菜的法子,到底是年轻人的天下。我连智能点餐系统都摆弄不利索,哪能带好这班子?”他的目光落在张哲身上,“小张这孩子肯吃苦,上个月研发的‘松露小笼包’卖得火爆,我看行。”
“陈师傅谬赞了。”张哲连忙摆手,耳尖却微微发红,“我不过是照您教的法子改良,要说统筹全局,还得看李师兄。他在分店管了三年,上个月还解决了食材供应链的难题......”
众人七嘴八舌间,林小溪的思绪飘回了三年前。那时张哲还是个在后厨打杂的学徒,有次她路过.storage room,看见小伙子蹲在墙角啃冷馒头,手里还捧着本《随园食单》。_微~趣-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她问他为什么不去饭堂吃热乎的,他说想省点时间研究菜谱,眼里闪着和当年的自己一样的光。
“都别谦虚了。”她敲了敲食盒,“既然是选拔,就拿出真本事来。这七个食盒里,是我随机抽选的七种食材,限你们一个时辰内做出一道能代表忆仙居水准的菜。记住,我要的不是复刻我的菜谱,是你们自己的理解。”
雨声渐密,铜钟敲过十二下时,七个菜品依次摆上了长桌。林小溪挨个端详:李师兄的龙井虾仁用干冰营造出云雾效果,虾仁上还点缀着可食用金箔;王师傅的佛跳墙用分子料理的手法做成了啫喱状,配着精致的贝壳容器;轮到张哲时,她愣了一下——粗陶碗里装着看似普通的青菜豆腐汤,汤面上浮着几星蟹黄,碗边摆着一小碟腌梅子。
“说说吧。”她看向张哲,注意到他指尖还沾着新鲜的香草汁。
“这道菜叫‘归真’。”年轻人的声音有些颤抖,却透着坚定,“豆腐是咱们后厨自己磨的,青菜是后院种的,蟹黄是阳阳小少爷今天早上送来的。我知道大家都在拼创意拼技法,但我总觉得,忆仙居的根不在那些 fancy 的摆盘里,在咱们最初做菜时的心意里。就像您教我的,最好的食材永远是带着人间烟火气的......”
窗外的雨忽然停了,一缕阳光斜斜地照在粗陶碗上,汤里的蟹黄碎金般闪耀。林小溪忽然想起第一次给家人做的蛋炒饭,那是母亲李翠花尝第一口时,眼里闪过的惊喜与感动。原来有些东西,真的从未改变。
“就你了。”她将银钥匙放在张哲掌心,触到他掌心的老茧时,心中泛起一阵暖意,“从明天起,你跟着我学管理。记住,厨艺是术,人心是道,你要学的,不止是做菜。”
散会后,林小溪独自走到后厨角落的老灶台前。这是她刚接手忆仙居时坚持保留的土灶,砖缝里还嵌着当年试菜时溅上的酱汁。指尖抚过粗糙的砖面,她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怎么没去和大家庆祝?”她转身,看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