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头大汉的死亡,原本激烈的战斗瞬间安静下来,战场上,敌军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而己方却没有一个人受伤。¨b/x/k\a~n.s`h*u_.¨c.o\m.
就连一开始对李振心存疑虑的孟珍珠,此刻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站在一旁的李倚更是对李振赞不绝口。李倚满脸钦佩地说道:“真没想到先生只是略施小计,就能如此轻易地战胜对手,这等智谋和手段,实在是令我佩服不已啊!”
李振微微一笑,谦虚地回应道:“睦王过奖了,对方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值一提。”
说罢,他将目光转向曹大猛,夸赞道:“不过,这位将军才是真正的勇猛之士啊!鄙人可是亲眼见过那光头壮汉的厉害,他力大无穷,骁勇善战,曾经带着上百人就冲垮了义成军的军阵,义成军的人很少有能在他手上撑过三个回合的。”
曹大猛听到李振如此夸赞自己,心中不禁有些得意,看向李振的眼神也变得和善了许多。他咧嘴笑道:“哈哈,先生谬赞了,那光头虽然厉害,但在我曹大猛面前,也不过是个狗鼠辈罢了!”
李倚见状,更是大笑起来:“大猛在我们军中可是第一勇士,那光头能死在他的手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哈哈!”
稍作停顿之后,李倚转头看向曹大猛等人,吩咐道:“你们把这战场清理一下。/x·1·9?9-t^x′t+.+c,o_m¨”
待曹大猛等人领命而去,李倚才转过头来,对着李振微笑着说道:“先生,我看此地太过嘈杂,不如我们移步到客餐厅,静下心来好好畅谈一番如何?我正好有些问题想向先生请教呢。”
李振见李倚如此谦逊有礼,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感,当下也笑着点头应道:“如此甚好,此处确实不是个适合畅谈的地方。”
其实李振对这位突然出现在这里的睦王也颇感兴趣,很想了解一下他的情况,所以听到李倚的提议,他自然是欣然应允。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一同朝着客餐厅走去。到了客餐厅后,两人也不拘泥于礼数,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便开始交谈起来。
此时的李倚,心中所想的便是如何能将这位有才华的李振留下来。然而,他对李振为何会出现在此地,以及他为何会与这些逃兵混在一起,也感到十分好奇。
毕竟,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李振在僖宗昭宗时期的经历并不多,只知道他在未去台州之前,一直在朝廷中担任金吾将军一职。¢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而后来在赴任台州的途中,由于董昌称帝,道路受阻,他未能成行,最终只得投靠了朱温。
想到这里,李倚好奇的道:“先生不是在朝廷担任金吾将军了,为何会出现在此地,还与这些逃兵混在了一起?”
李振苦笑道:“不知睦王可否知道前些时日朝廷所发生之事?”
李倚点点头,他当然知道,王重荣抓了文武百官后砍了一大批官员,剩下的又送给了僖宗,在杜让能的劝说下,剩下的这些文武百官才没有全部被杀,只杀了几个为首之人。
见李倚点头,李振接着道:“鄙人当时随伪帝等人一起逃到护国镇,谁知道王重荣突然翻脸,还好我见机不妙,提前逃了出来,才躲过一劫。
之后便一路逃到了洛阳,本来准备前往宣武,却不曾想被河阳的孙儒俘获,凭借着口才幸免于难,后面秦宗权战败后,我又被逃兵裹挟着往西而撤,后面的事睦王你便知道了。”
李倚内心暗喜,这孙儒真是给他送来一份大礼,但表面不动声色道:“原来如此,不曾想先生竟如此坎坷,先生若没有去处,不如留下来可好?我在永宁也小有势力。”
李振听完这话有些犹豫,他确实现在不知道去哪里,不过也并没有马上答应,反而说道:“鄙人有几个疑问想要向睦王请教,如果睦王回答能让我满意,我便会留下来。”
李倚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尽管问吧!”
李振略微沉思了一下,便开口问道:“我实在好奇,不知睦王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个地方呢?”
李倚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缓声道:“我正在探寻另一条拯救我大唐的道路,所以才会来到此地。”
听到李倚这样的回答,李振顿时感到十分新奇,他急忙追问道:“睦王所说的另一条救大唐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李倚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回答道:“如今我大唐皇室势力日渐衰微,究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