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何氏想着一家人去送王秋收上学,也去学堂上看看,就跟王老四早起了一个时辰,把东西分好,跟王老爷子知会一声,一是秋收上学,二是早上帮忙看一下。`第′一_看+书¨罔~ ¢庚`薪¢最·全′
王老爷子听说王秋收要去上学,一直念叨:“好好好。”还让刘氏找了二十个大钱让合适收了卖肉给秋收补补,说是一点心意。
天还没亮就来了,王老四两口子忙活半天了,也差不多忙完了,告诉王老爷子哪一堆是谁的,让王老爷子进屋。
“爹,那我们就走了。”“放心,爹给你看着。”
吃过早饭看着时辰差不多,一家人就出门了。
“这学堂离着县衙挺近,有四个班,小班是蒙学的孩子,中班是教授四书五经算术的,大班教诗词册论,还有一个考学班是预备考童生秀才的。”王老四把昨天听来的消息说给几人听。
到了学堂尚早,夫子正在做早课,听说王老四来了让管家迎进来。
“明河兄弟来的早呀。”王明义是个魁梧的壮汉,看着不太像读书人,是个风趣的人,颇能镇得住来读书的孩子。
“明义哥。”
“夫子早上好。”几个孩子叫着夫子。
“明河兄有福气,这还有两个好闺女。!x^d+d/s_h.u¨.`c+o~m,”
“都坐,忠伯看茶。”王明义让几人进屋,大人坐着,几个孩子站在父母旁边。
忠伯奉了茶,王秋收拜了师,留下束修还有拜师礼,王秋收留下正式开始读书,王老四几个告辞。
几个人出了门,何氏拍拍胸脯小声说:“怪吓人的,我都不敢说话。”
王小茉:“娘,你刚才说话都文雅很多。”
“我总觉得说话不能太大声,这才小声。”何氏想起刚才还是有些拘谨的。
“可不是,明义兄看着就文雅。”王老四附和。
王小茉不知道两个人从哪看出明义叔文雅的,看着凶一些,说起话来倒是文绉绉的。
“读书是庄严的事,自然让人敬畏,等我们也学会了,自然就不会畏惧了。”王小茉知道这是对学识的敬畏之心。
王小茉说的无意,这倒是让一家人不排斥学习,也算是意外收获。
王秋收下午放学,说好了今日跟着组长家两个孩子一起回家。
几人去逛了一下,又去买上些家里缺的调料这才回家。
“爹,咱家豌豆是不是不多了?”王小茉想着家里的豌豆好似没多少了。
“上次让你舅舅帮忙留意收豆子,这些天也该过来了。_狐?恋`闻/血, *已/发′布`最\辛~蟑!结~”王老四之前托大舅子帮忙收豌豆,这边附近的都被王老四收没了。
大舅是个靠谱的,王小茉就不担心了。
家里的活逐渐安排妥当,每天需要做的吃食也稳定在每天凉皮七百张,凉粉五百斤。
这日下午看着阴天,王老四就没泡豆子,也跟几人说好了明日就不做了,看着像要下雨,也趁着机会休息一下,这也是之前说好的,下雨就不做了。
果然这雨半夜就下起来了,下的还不小,也算是入夏比较大的一场雨。
夫子也给王秋收放假了,所以难得一家人都在家,王秋收进学堂之后就特别努力的,认得字就是不会写,夫子主要教他写字的笔顺,学的倒是快,每天回来教家里人写当天学的字,这王小茉是学的最快的,王老四学的是最慢的,不是缺胳膊就是缺腿。
王秋收倒是体会到了当夫子的快乐,正是那句温故而知新,回家把夫子教的说上一遍,比自己复习效果还好。
这日早起天还黑,不好点了灯来,王秋收就在廊下借着光默默背诵夫子留的课文。
王小茉闲的无事,想起中秋要到了想着做些月饼吃。
这里月饼也免不了是五仁馅的,不过大家也喜欢,一年难得吃上一块,又酥又香。
王小茉倒是没想过做月饼卖,现在家家户户都会做月饼,各式各样的,王小茉记得在老王家有一年刘氏舍不得放油,就直接像烙馅饼一样,烙了几个花生馅饼,更像是酥饼,每人分上半个就算是过节了。
何氏会做老式的月饼,一般自家做,就是有什么放什么,王小茉想吃月饼,何氏想着今年孩子辛苦,做月饼也不麻烦,就准备做几个,自己做也没那么讲究,正好在教教孩子。
这月饼皮要酥脆就是靠熟油和糖,两者混合均匀加上两